中国空军虚航组织(LKYFLY)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kyfly1706

[图文资讯] 航空博物馆珍藏珍贵机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21: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F-117隐形战机被外军誉为“空中幽灵” 014.jpg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空军F-117隐身攻击机发威,一举瓦解伊拉克防空体系。8年后的1999年3月27日,在南联盟贝尔格莱德市郊,南联盟市民却站在F-117残骸上高举起嘲讽的标语:“对不起,我们不知道你是隐身的!”
通过电视屏幕,人们亲眼看到了这种不可一世的隐身幽灵首次折戟沉沙,见证了它于2006年黯然退出信息化战争历史舞台。
事实上,从隐身战机诞生那一天起,反隐身技术便一直相伴而生,其发展可谓日新月异。
空中幽灵:身披“隐形斗篷”
哈利波特的“隐形斗篷”反映了人们对隐形魔法的幻想,而在现实世界中,已确实可以通过先进技术手段让突袭兵器在雷达面前实现隐身。通俗地讲,就是通过改变武器装备的光、电、声、磁等特征,使对方雷达、红外探测系统等难以发现和识别。
雷达被誉为战场“千里眼”,曾是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战场目标探测装备之一。雷达工作时可向一定空域发射电磁波,电磁波遇到目标后会被反射回来,雷达接收到反射信号,就会在显示器上显现出搜寻到的目标。
所以,为了不让对方雷达发现目标,各国通常采取两种对抗措施:一种是尽量让照射到目标上的雷达波反射到其它方向,从而使雷达接收不到目标的反射信号,目标就好像躲藏在了一面镜子下面;另一种是将照射到目标上的雷达波吸收掉,使返回到搜索雷达的信号变得极其微弱,难以检测到该反射信号,从而发现不了目标,仿佛让目标隐身在一个天体黑洞中。
第一种方案可以通过改变兵器的外形来实现,主要理论依据来自目标各部件的电磁散射原理。例如,美国F-117A隐身战斗轰炸机的表面由多个小平面拼成,其尾翼间的夹角小于90°,呈“V”字形,因此造就了一个像梭镖一样的扁平、尖利的菱形机身,其平滑表面和尖锐边缘大大减小了机身对雷达波的反射。
第二种方案,主要采用非金属材料或者雷达吸波材料,能够吸收掉而不是反射掉来自雷达的能量,使雷达波有来无回、多来少回。此类材料可将雷达波能量转化为其它运动形式的能量,并通过耗散作用转化为热能。据外媒披露,美国间谍飞机SR-71“黑鸟”机体表面涂层中,就使用了一种直径不到一微米的玻璃球,其表面上覆盖着一层金属铁氧体,形成一种磁性外衣。这些球体就像低效的微型无线电天线一样能吸收电磁波,使电磁波在反射前就耗尽能量,被磁性涂层中的电子给吸收了。
可见,通过综合运用以上隐身技术,隐身飞机确实可以像披上“隐形斗篷”的幽灵,悄无声息地出没于战场上,实现制敌于无形。
然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身披“隐形斗篷”的隐身飞机也有其软肋,在反隐身雷达的火眼金睛面前,它们照样会原形毕露,难以遁形。
超视距雷达:会拐弯的千里眼
外军专家研究指出,因超视距雷达工作波长较长,隐身飞机采用的波吸收材料对它无效。同时,由于超视距雷达波是经过电离层反射后照射到飞行器上,而飞行器的雷达外形隐身设计,主要是减少正前方(鼻锥)的探测,所以对来自上方的雷达波隐身效果并不佳,因此利用电离层反射进行探测的超视距雷达便成了隐身飞机的克星。
电磁波还有一个重要特性,即当它的波长与目标的尺寸相当时,目标对它的反射最强。隐身飞机虽然去掉了机身上的小部件,但机身的尺寸却与超视距雷达的波长相当,因此很容易被这种雷达发现捕获。尤其采用了相控阵技术的超视距雷达,能够在1500公里外探测到像B-2隐身轰炸机这样的目标,其洞察力可谓独具神效。
雷达网阵:目光交叉巡天
外军研究表明,隐身飞机的设计主要是抑制后向散射波,避免入射雷达波直接反射回雷达,这对于单基地雷达颇为有效,但在其它方向仍然有较强的折射能量。双基地雷达系统,可将发射机和接收机分置在两个不同的区域,包括地面、空中、海上或卫星等多种平台,可以利用远离发射机的接收机接收隐身飞机偏转的雷达波,并因无源而不会受到反辐射导弹的威胁。多基地雷达是在双站雷达基础上,由多个分置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组成。可以采用一部发射机和多部接收机或多部发射机和多部接收机的配置,从而组成一个多元一体化的雷达网阵,能同时从各个照射角度对隐身飞机进行探测,就像一双双隐藏在黑暗丛林中的眼睛,随时窥探隐身目标的一举一动。
天基防御:俯瞰猎物的鹰眼
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雷达也不例外。特别是隐身飞机的隐形重点多放在鼻锥方向,其次考虑侧面和尾部,至于顶部采取的隐身措施通常较少。这样外军已研究建立天基系统,从其上方实施俯视探测,而且居高临下探测面积大,易于发现隐身目标。将雷达系统构建在地球卫星和宇宙飞船等空间平台上,就好像在茫茫太空中翱翔着一只只猎鹰,能够从容清晰地俯瞰猎物。
无源技术:沉默的哨兵
无源雷达也称为被动雷达系统,是外军正在研究和发展的一种只接收目标辐射电磁信号(如隐身飞机的发动机自身电磁辐射)或目标反射的广播、电视等微弱电磁信号等,以探测、定位并识别目标的被动式侦察雷达。隐身飞机在作战中机载的通信、导航、敌我识别、雷达和电子干扰机等电子设备,总会辐射一定的电磁信号,无源雷达接收到这种电磁信号就会对隐身飞机进行探测。同时,由于电磁波的辐射源(如广播电视发射塔)、目标和雷达之间往往形成三角关系,因而可以利用隐身飞机侧向或向上反射系数大的缺陷进行探测,使其外形隐身技术和吸波材料技术失效。因此,无源雷达系统在对付隐身飞机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据悉,在科索沃战争中,塞尔维亚就曾用“维拉-E”雷达上一代无源监视系统“塔玛拉”,捕获到了美F-117A“夜鹰”隐形战斗轰炸机,并用俄制萨姆导弹成功将其击落。
隐形克星:高能微波杀手
高能微波武器由超大功率发射机、大型高增益天线和跟踪瞄准控制系统等组成,可以极高的能量连续照射并摧毁目标。目前的隐形技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靠吸波材料和外表面的吸波涂层来吸收雷达波,但这种方法对付高能微波雷达发射的高能量微波,无异于“引火烧身”。因为大量吸收高能量电磁波会引起强烈的热效应,从而导致隐身武器自身温度迅速升高以致烧毁。因此高能微波雷达可以说是隐形武器的杀手,虽然目前世界上研制出的高能微波雷达还不足以达到直接烧毁目标的程度,但还是可以摧毁内部电子设备或实施干扰,这种雷达严格意义上已经是一种杀伤性武器了。
反隐身新宠:民用无线系统
据悉,目前西门子公司研究发现,将来一个国家的移动电话设施甚至可以作为一种对付隐形战机的有效雷达系统。该技术可使移动电话站变成“发射机”,用于照射空中目标。因为计算几个基站发出信号之间的相位差,接收机就能够判定其位置。该系统的多方向性表明,它能够有效克服发现隐形战机、隐形导弹的困难。移动电话系统设施变成“雷达网络”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因为要消灭这种“雷达”,意味着必须使整个移动电话系统失效,那几乎就是天方夜谭。反之这也意味着,任何拥有移动电话系统设施的国家,都能够加以利用,并使之成为一种强大的“反隐形对抗系统”。
万事万物相生相克,虽然反隐身技术发展带给了隐身飞机以严峻的挑战,“隐形斗篷”已在逐渐失效,但是等离子隐身、阻抗加载等各种新型隐身技术又在层出不穷。可见,信息化战场隐身与反隐身斗法,仍将持续并愈演愈烈。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21: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米-35M攻击直升机
俄罗斯空军布琼诺夫斯克航空基地装备的两架米-35M武装直升机,编号32、33。俄国防部2010年签署合同采购22架米-35M,目前已经接收了10架。米-35M是米-24W直升机的改进型。其使用寿命比米-24更长,具备完善的夜间作战能力。早期米-35M主要用于出口。到2010年开始,俄军也开始批量采购装备。
016.jpg 017.jpg 018.jpg 019.jpg 015.jpg 米-35M武装直升机

俄军最新装备的米-35M攻击直升机
  俄罗斯空军布琼诺夫斯克航空基地装备的两架米-35M武装直升机,编号32、33。俄国防部2010年签署合同采购22架米-35M,目前已经接收了10架。米-35M是米-24W直升机的改进型。其使用寿命比米-24更长,具备完善的夜间作战能力。早期米-35M主要用于出口。到2010年开始,俄军也开始批量采购装备。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21: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T-50原型机已经开始参与试飞任务
020.jpg
俄空军第三架T-50原型机已经开始参与试飞任务
  据俄新社网站2012年2月13日报道]俄罗斯空军总司令亚历山大·泽林上将在接受俄新社采访时宣布,至2015年,参与飞行试验的俄罗斯第五代歼击机T-50(前线航空兵未来航空系统)的数量将增加近四倍。
    俄前线航空兵未来航空系统于2010年1月29日在阿穆尔共青城首飞。第二架样机于2011年3月初升空。目前正在就整个系统进行地面和飞行试验工作。俄第五代歼击机于2011年8月17日在莫斯科郊区茹科夫斯基举行的第10届国际航空航天展上首次公开亮相。
    泽林表示,目前参与试验的有3架飞机,在不久的将来,预计另外3架飞机加入试验。计划进行试验的飞机总数将达到14架。前线航空兵未来航空系统的试验正在按规定时间进行。按照试验计划已经完成100多次飞行。试验过程中所取得的鉴定,基本验证了对该型机的要求。
    前线航空兵未来航空系统计划规定,为俄罗斯军队制造、组织批量生产和列装第五代歼击机。与前几代歼击机相比,前线航空兵未来航空系统拥有一些独特的特性,兼备攻击机和歼击机的功能。第五代飞机配备了全新的航空电子设备,电子飞行功能,及先进的相控阵雷达。(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 王新宇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21: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俄空军“飞行茄子”
021.jpg 025.jpg
在停机坪上的苏-34战斗轰炸机
  中国军网北京3月31日电 据环球网国际军情中心2012年3月30日消息:苏-34战斗轰炸机原称苏-27IB,是由俄罗斯的莫斯科苏霍伊设计局联合公司研制的战斗轰炸机。苏-27IB在1990年4月首飞。计划用于替代苏-24和苏-25两种作战飞机。在北约内苏-34同样被命名为“侧卫”。苏-34的原型代号为T-10B。新涂装的苏-34采用类似茄子的暗紫色,因此被网友称为“飞行茄子”。
022.jpg 023.jpg 024.jpg 026.jpg 027.jpg 俄空军“飞行茄子”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21: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进鹰眼” 028.jpg
最近,外媒报道,E-2D“先进鹰眼”预警机将进入初始作战试验和评估阶段,美海军希望其于2014年底实现初始作战能力。美国海军总共需要75架E- 2D,保证现有4机“鹰眼”中队全部变为5机中队。
该型预警机为舰载型,由美国格鲁门公司研制,主要用于航母编队防空预警和空战引导指挥,也适用于执行陆基飞行任务,被誉为“超越地平线的眼睛”。
从日前媒体公开展示的图片上看,E-2D预警机在外形上与美国海军的E-2C“鹰眼”预警机几乎完全一样。这种被称为“先进鹰眼”的预警机,先进在哪里呢?
全新的“战术座舱”
E-2D采用了全新的玻璃座舱,它与E-2C座舱直观区别在于新增了3个17英寸战术多功能彩色显示器。这些显示器既可显示飞行参数,也可以显示空中战术图像,为飞行员提供空中态势感知。
这一变化使得两名飞行员中的一人在飞行任务较轻的时候,还能够担任第四任务系统操作员,有效减轻其他机组人员的工作负荷。这也使得传统的驾驶舱变成了全新的“战术座舱”。
此外,随着数据链带宽的增加,地面人员或航母上的人员也能够“加入”机组工作,成为第五甚至第六名虚拟操作员,以充分发挥E-2D预警机的指挥控制效能。
独特的探测模式
E-2D预警机采用组合探测模式。
与E-2C的单一雷达扫描相比,E-2D组合扫描不但能够进行360°的全空域扫描,又能对重点区域、重点目标进行重点观察。E-2D的组合扫描雷达完全能够满足美国海军无缝隙覆盖的空域要求。
E-2D的电扫描雷达还能与F/A-18E/F战斗机的雷达以及“宙斯盾”战舰的相控阵雷达组合协同工作。E-2D对导弹的探测距离具有战术意义,这意味着在舰艇受到导弹威胁前战斗机可以有时间攻击它们。
强大的网络能力
E-2D本身是作为网络中心战的一部分发展的,因此,在研制之初,最艰巨的问题就是如何进行作战网络的链接。其中,核心问题是如何接收来自各种分立传感器的信息,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验证,通过何种方式进行数据融合,从而生成一幅完整的战术图像,直接呈现在使用者眼前的屏幕上。使用者可以直接利用这些数据展开作战行动。
目前美国海军正在利用一架经过网络化改造的E-2C飞机进行信息传输试验,验证通过“平台到平台”的通信方式将自身战术数据传递给其他作战平台的能力。可以想像,当E-2D解决这些问题后,它也将完成从为航母战斗群提供远距离预警到承担整个战场指挥与控制任务角色的转变。
更远的探测能力
E-2D采用的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UHF波段AY-9雷达,配用ADS-18型天线罩。APY-9雷达的信号增益已经比目前E-2C提高了20分贝,这将使新型雷达探测空域范围增大300%,也意味着雷达对小目标的探测能力将大幅度提高。根据目前披露的数字,该雷达对于战斗机大小的空中目标的探测距离约为300海里。
新型雷达的基本原理是接收到包含目标信号和地面杂波的回波信号后,对前后接收到的回波脉冲进行比对、分析,由于静止目标的脉冲前后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可以将其识别出来,从雷达图像中去除,保留下运动目标的信号,使得雷达具备较强的低空以及地面、海面目标探测能力。据E-2D项目负责人透露,新型雷达能够探测运动速度低于50千米/小时的地面目标。
增加空中加油能力
军事分析家预测,一旦美国海军航母编队进入态势险恶的环境,如霍尔木兹海峡等,那里舰队距离海岸很可能不到100英里,完全处于反舰巡航导弹的射程之内,舰载预警机将不得不24小时保持警戒,以免航母战斗群遭到攻击。
目前,E-2D的滞空时间约为4.5~5个小时,要实现24小时执勤,一种方法是将每艘航空母舰上的4机中队变为5机中队,另一种方式就是为预警机增加空中加油能力。目前美国海军已经通过试验模拟了使用KC-130或F/A-18为E-2D加油时的空气动力环境。试验中使用了一根从E-2D座舱顶部中间伸出的直受油探管。
开放式电子体系
E-2D采用开放式电子体系结构,能快速更换设备,应用最新技术。目前,E-2D使用了很多E-2C的软件,并新增了200万行新代码。诺格公司建议,未来应确保每18~24个月为E-2D进行一次升级。在升级期间,E-2D的硬件和软件将随着先进技术的嵌入得以更新,升级将带来许多新的提高,如改进的战斗识别、多谱段融合、平台到平台通信的自动控制等先进技术。
可维护性提高
与E-2C相比,E-2D在可维护性方面的进步非常明显,平均故障率大幅降低。平均维修时间,美国海军的需求是3.98小时,E-2D已经下降到了2.28小时。可维护性提高,使得航母编队原先保障4机中队的维护人员现在能够保障5机中队的行动。

发表于 2013-4-3 00: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够全面啊,张知识了
发表于 2013-7-23 20: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果断MARK,前十有我必火!
发表于 2013-8-18 16: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几个机型  后面的 和航博有关系么?  楼主  你要不要考虑改下标题啊?    {:soso_e132:}
发表于 2013-8-18 16: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8-24 11:3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航博有F-11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最新通知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中国空军虚航组织(LKYFLY) ( 京ICP备10217415号 )

GMT+8, 2024-11-25 17:20 , Processed in 0.07886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