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虚航组织(LKYFLY)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67|回复: 11

[图文资讯] 转帖:如何战胜F/A-22的全面思考【选自国防资料调查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12 19: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飞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虚航!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第1-60章 第一百三十一章 如何战胜F/A-22的全面思考
本篇文章来源于 逆龙道中文网(www.nilongdao.com) 原文出处:http://www.nilongdao.com/book/14/14275/3657754.html
   一、知敌
    **名言:“战略上要蔑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盲目轻敌不可取,想当然、不作科学分析、道听途说、甚至以讹传讹也不可取。要战胜F/A-22,首先必须重视它、研究它、了解它。
    F/A-22的主要性能特点
    有的军迷以为F/A-22就只有隐身、超音速巡航比较强,这样的认识是不全面的。事实上F/A-22的均衡性很好,在绝大多数方面都大大优于现役战斗机。下面简单介绍一下F/A-22的主要性能中与空战能力密切相关的几项。
    1、飞跃性的机载雷达
    F/A-22配装的APG-77多功能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AESA)的最大探测距离(本文中若未特别说明,都是指对RCS=3平米的目标)达200公里,可同时跟踪攻击30个空中目标,或16个地面目标。
    在专家看来,F/A-22的主要技术特点中,唯有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是历史性突破,领先全球,日本、欧洲、俄罗斯在这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差距。与过去的机载雷达相比,有源相控阵雷达的优点很多,请参考有关文章,值得特别注意的有2点:
    (1)APG-77采用了“低可截获概率”(LPI)技术,在锁定目标时使用猝发工作模式,可以在不同的频率点上把辐射能量分配到不同的空间位置上,通过控制辐射能量,避免雷达信号被对方截获或大幅度减小截获距离。因此F/A-22不像一般人认为的那样一开雷达就会暴lou自己,现役战斗机即使在被F/A-22的雷达锁定时仍未必能察觉!
    (2)AESA的一个很有价值的特点是能够自适应控制发射和接收波束的形状,因此,可以实现一些特殊的功能和模式。宽的发射波束结合若干个笔状接收波束可有效地产生一种射频“凝视阵列”,在这种搜索模式下,战斗机以往用横向机动躲避多普勒雷达追踪的战术很可能失效!
    美军正计划将所有现役战斗机都换装有源相控阵雷达,改进后的F-15/F-16/F-18作战效能大幅提升,比目前最新型的歼-10/歼-11先进得多,切不可大意轻敌!
    2、超强的电子战能力
    美国为F/A-22开发的综合电子战系统(INEWS)把以前多个分立的系统和设备综合成一个具有雷达威胁告警、导弹攻击告警、电子侦察、干扰释放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高度综合的系统,其覆盖频率远远超出了2到18吉赫的常规雷达频率范围,一直延伸到毫米波、红外和可见光,而且与航空电子系统综合,实现了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F/A-22装备的ALR-94雷达告警接收机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定位精度,探测距离超过460km。也许认为有ALR-94就足够了,索性连红外搜索跟踪系统(IRST)也不装了。
    APG-77雷达本身具有收集对方雷达信号特征和施放有源干扰的功能。APG-77可以随时提供波束,用于在某个频率范围内进行大功率定向干扰,发射的干扰功率也比EA-6B“徘徊者”专用电子战飞机还要强!APG-77应用有源相控阵技术把电子情报、电子干扰、监视、通信等功能综合起来,因此F/A-22取消了第三代战斗机上普遍采用的专用电子干扰系统(ECM)。
    F/A-22还可能装备激光定向红外对抗系统、新型光纤拖曳式雷达诱饵(ALE-50、ALE-55)和自主飞行的“微型空射诱饵”(MALD)。
    3、良好的雷达隐身能力
    F/A-22的雷达隐身能力有多强?对于它的正面RCS(雷达反射截面积)值,各种说法相差极大。有的说0.5平方米,有的说0.001平方米(比喻成“相当于乒乓球大小”),最多的说法是约0.1平方米,相当于常规战斗机的1/50~1/100。
    笔者认为0.1平方米是最可信的。F/A-22的RCS理应比F-117A高,理由如下:(1)所有报道一致认为F/A-22主要kao结构隐身;(2)F/A-22是曲面外形,F-117A是多面体外形,前者的RCS肯定超过后者;(3)机载雷达天线无法隐身,F-117A干脆不装雷达,F/A-22的AESA雷达的RCS值虽然比传统雷达小很多,但“相当于乒乓球大小”是绝不可能的。
    F/A-22的正面RCS值按0.1平方米估算,那么同等情况下常规雷达发现F/A-22的距离比发现RCS=3平米的目标缩短57。
    4、超音速巡航能力
    F/A-22能在发动机不开加力时以马赫数1.5超音速巡航30分钟。这一特性对于高速突防、快速通过敌防空区极为有效。同时,超音速巡航能力还有利于快速追击,利用速度优势提高截击能力,扩大导弹的攻击范围和增加攻击机会,并可缩短对方的攻击范围。
    5、超机动能力
    F/A-22的发动机喷口可在俯仰方向正负20度内转动,使飞机具有很好的低速大迎角性能并大大提高了机动性。F/A-22的最大迎角可达60度。Su-27虽然能做大迎角机动,但它在大迎角时不能精确控制机头指向,而F/A-22能迅速准确地改变机头指向,并能在空中任一位置发射空空导弹。F/A-22的爬升率、盘旋角速度、滚转角速度、加速特性、盘旋半径、爬升特性、盘旋角加速度和滚转角加速度等性能都优于F-15战斗机(缺具体数据)。
    F/A-22的超音速机动性令人惊讶,在M1.7时稳定盘旋过载可达6.5G,超出上一代战斗机一倍左右。超音速巡航加出色的超音速机动性,使F/A-22在躲避导弹攻击方面处于最有利的地位。战斗机进行曲折机动常常会减少敌方导弹的有效射程,而超音速巡航曲折机动则可让F/A-22置于敌方导弹的射程之外,即使他们可以探测到F/A-22也无能为力。
    6、强大的武器配置
    F/A-22机身上设有一门口径20mm的内置式M61A2“火神”机炮,机身下设1个主武器舱,两个侧武器舱,机翼下可设4个武器挂点。
    在隐身状态下,机腹主武器舱可带6枚AIM-120C中程空空导弹或2枚AIM-120C和2枚GBU-32“联合直接攻击炸弹”(JDAM),侧武器舱可带2枚AIM-9X近程格斗导弹。打开武器舱发射导弹的全过程只需1~3秒。
    在非隐身状态下,每个机翼下武器挂点最大载荷2270kg,每个里侧挂点可挂2枚AIM-120C空空导弹和一个2270升的副油箱;每个外侧挂点可挂2枚AIM-120C空空导弹。可挂载的其它武器包括:BLU-109穿透弹、风修正武器投放器(WCMD)、AGM-88高速反辐射导弹、GBU-22激光制导炸弹和自主式攻击(LDCAAS)子弹药,2006年主武器舱将可挂载8枚(可能是12枚)精确制导的小直径高爆炸弹。
    AIM-120C堪称目前最先进的中程空空导弹,导引头采用脉冲多普勒雷达,有主动搜索和被动追踪干扰源等多种制导模式,抗干扰能力很强,引信为多普勒智能引信,可以选择攻击目标的脆弱部位。最新的生产型号AIM-120C-7采用了新的商业处理器,改进了软件和雷达信号处理技术,增强了导弹的抗电子干扰能力。2003年进行的试验中几次都在干扰条件下直接命中目标。
    中、美、俄现役中程空空导弹性能数据
    弹长(m)弹径(m) 重量(kg) 制导体制 引信 战斗部动力装置最大马赫数
    美AIM-120C-53.650.178 161.5指令+惯导+主动雷达 主动雷达20.5kg破片 固体火箭4
    俄R-77E 3.600.200 175 指令+惯导+主动雷达 主动激光18kg环杆破片 固体火箭4
    中SD-10 3.850.203 180 指令+惯导+主动雷达 (未知) (未知) 固体火箭4
    (续上表)动力射程迎头有效射程尾追有效射程最大过载离轴发射角最大使用高度主动段最大距离(km)
    (对RCS=5平米目标)
    AIM-120C-5 90km54kmnilongdaom 40G +/-70度20km 16
    R-77E90km54kmnilongdaom 40G +/-80度29km 20
    SD-1070km42km(估计)12.5km(估计) 38G (未知) 25km 15 (估计)
    AIM-120C性能先进,但有效射程并不大。据说实战中AIM-120C的作战距离从未超过35km。过去美战斗机的雷达性能较低、敌我识别技术不完善,限制了空空导弹的作战距离,在F/A-22上情况应好些。
    AIM-120C-5只是F/A-22初期的标准武器,有消息说,新型的AIM-120P3IP3将在2005年投产,它将改用新型双脉冲火箭发动机,最大有效射程预计可增加到80千米;计划2010年左右投产的AIM-120P3IP4将使用新型胶化燃料或采用整体式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最大有效射程预计将增加到100千米。从目前的情况看,美国空军没有增大射程的迫切需要,但是如果美国空军需要,应该能在较短时间内装备新一代远程空空导弹。
    7、目标信息共享能力
    F/A-22采用了综合飞行数据链(IFDL),能实现16机编队作战,具体形式是16机分为4个4机菱形小编队(前、后各2个),每个小编队内部的4架飞机可通过IFDL完全共享目标信息,各小编队内有一架长机,4个小编队的长机之间通过IFDL交换目标信息。
    8、其它特性
    F/A-22的其它技术特性还包括配备了综合航空电子系统、传感器数据融合、先进的人机界面、高可kao性和高可维修性等。
    需要说明,目前F/A-22已公开的性能基本上是设计指标或测试指标,未经过实战检验。实战中这些性能往往要打折扣。我们既要高度重视F/A-22的威胁,又不应过分神化它。
    F/A-22的战术
    F/A-22的空战战术思想,可以简单概括为“三先”:“先敌发现,先敌发射(导弹),先敌命中”。这也是西方目前流行的空战战术思想。
    估计F/A-22在执行制空任务时,一般会在预警机的指挥下,在高空以超音速隐蔽接敌,超视距发射AIM-120C,完成中继制导后迅速拖离,尽量避免近距空战。估计F/A-22一般不会从中低空发起攻击,那样不能充分发挥它的隐身性和超音速巡航能力。由于机载雷达性能高,F/A-22编队出击时也可能没有预警机随行,这时会由编队中的部分F/A-22充当预警机,通过数据链指挥其它F/A-22隐蔽攻击。在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F/A-22也可能会利用地形低空突防,接近目标后再突然跃升,在敌方大部分防空武器射程外进行攻击。
    数据链的应用使F/A-22在编队进行超视距空战时有很多战术可以选择,例如整个编队可以只有1~2架飞机打开雷达搜索目标,通过数据链引导其它飞机隐蔽接敌;前方的F/A-22发射AIM-120C后立即掉头拖离,由后方较远处的F/A-22为导弹提供中继制导;交替掩护,轮番进行超视距攻击;一架F/A-22跟踪目标,而其僚机则同时用雷达集中对同一目标进行干扰,从而使目标既不能反击,又难以截获或干扰跟踪他的雷达。这些战术将大大增加其对手的对抗难度。
    F/A-22还可能与F-15/F-18等第三代战斗机协同作战,以第三代战斗机牵制对手,以F/A-22奇袭。F/A-22在非隐身状态下最多可携带14枚中程空空导弹(苏-27最多能带8枚),配合其超音速巡航能力,可反复进行多次超视距攻击,而对手则很难判断其真正身份和实力。
    总的来说,F/A-22凭借其卓越性能,可创造出多种多样的全新战术。
    F/A-22的优势:
    平心而论,至少在未来几年内,F/A-22是1.5万米以下最优秀的战斗机,相对现役战斗机有明显优势。
    首先,F/A-22拥有制信息权。F/A-22能在很远距离发现空战对手,同时不被对手发现,而且这种能力可能在很长时间内都很难被超越。所以F/A-22能够隐蔽地攻击对手,这种情况下对手的数量再多也无济于事。如果F/A-22装备了远程空空导弹,将延续和扩大这种优势。
    其次,F/A-22拥有空战主动权。现役战斗机只要超音速飞行数分钟就很可能没有余油返回基地,而F/A-22能超音速巡航半小时以上,现役战斗机即使能发现它也很可能打不到它,即使有数量优势也围不住它。如果F/A-22采用“打了就跑”的战术,并以超音速巡航来回拉锯式地攻击,现役战斗机就会完全陷入被动挨打的困境。
    打个比方说,现役战斗机遇上F/A-22就象步兵遇到骑兵,而且这个骑兵还有更好的视力和远程弓箭。
    F/A-22的弱点:
    1、远距离识别目标能力差。雷达的分辨率低,难以区分真假目标,这是所有雷达的通病。有源相控阵雷达虽然比以往的雷达先进,但在这方面难有根本改善。
    2、空空导弹的射程有限。F/A-22的雷达探测距离超过200km,但是使用的主要空战武器――AIM-120C空空导弹的有效射程却不足55千米。受内置武器舱的尺寸限制,F/A-22可携带的空空导弹的长度不能超过4m,再提高射程也有限。空空导弹尾追攻击的有效射程很短,这是个可被利用的弱点。
    3、高空高速性能不佳。F/A-22的实用升限仅15240m,最大马赫数2.1,这两项比F-15都有倒退。而歼-7/8以及Su-27/30的实用升限都在17000m以上。如果我方战斗机居高临下攻击,空空导弹的有效射程将有一定优势。
    4、近距格斗能力有限。F/A-22为平衡隐身能力和气动性能,必然牺牲了部分机动性。F/A-22装备的二元俯仰轴推力矢量发动机对提高大迎角机动性有明显作用,但对提高水平机动性的作用有限。虽然美军宣称F/A-22的机动性优于F-15,但F-15的机动性在第三代战斗机中已属落后,不能说明F/A-22的机动性达到了多高的水平,估计未必能胜过改装矢量推力发动机的第三代战斗机。在近距格斗中,数量占优的一方拥有明显优势,以F/A-22高昂的成本和可怜的数量,投入到近距格斗中显然是很不明智的。
    5、数量少、成本高。F/A-22目前的单价约1.3亿美元,美国空军估计,如果算上过去20年的研制费,每架飞机的成本将在2.563亿美元左右,而私营机构估计每架飞机的成本高达3.29亿美元。该机最初的计划是生产750架,因为成本高昂,采购数量被多次削减,目前美国国会只授权采购277架;美空军希望获得381架,而美国国防部则还在考虑是否削减到181架。高昂的成本和偏低的数量无疑会给它的战术应用带来很大限制。
    综合以上分析,对付F/A-22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大力发展探测隐形飞行器的技术手段;
    2、大力发展C3I系统,通过目标数据共享发挥合战优势;
    3、发展各种欺骗手段;
    4、充分利用我方战机的飞行高度优势;
    5、营造特别的战场形势迫其近战;
    6、提高我方战机的防御能力,降低对方的中程空空导弹的命中率,迫其近战;
    7、打击其机场、基地;
    8、发展在部分性能上超越它的新式武器,先部分超越,逐步实现全面超越。
    附1:超音速巡航能显著增大导弹射程吗?
    据报道,有专家说,F/A-22在高空超音速巡航状态发射AIM-120C导弹,射程可比在较低高度亚音速状态下发射的射程提高50以上。有些人错误理解这句话,以为是超音速巡航使导弹射程增大,其实起主要作用的是发射高度,超音速巡航起的作用很小。
    导弹在高空的射程较远,主要是因为高空的空气密度小,因此飞行阻力较小,这和飞机在低空飞行的航程远远小于在中高空飞行的航程是一个道理。例如,从网络上查到(搜索“低空射程 高空射程”即可):俄罗斯R-33空空导弹(北约国家称之为AA-9)的低空射程为20km,高空射程为40~45千米。
    高初速不能明显增加导弹射程吗?首先,高初速赋予导弹的动能相对导弹获得的总动能来说很小;假设载机在马赫数1.6时发射导弹,导弹获得的初始动能也只有马赫数4时的16,相对导弹发动机克服空气阻力做的总功来说就更少了。其次,当导弹发动机产生的推力与导弹受到的空气阻力相等时,导弹就不可能再加速了,所以无论导弹发射时的初速度是多少,最大飞行速度都不会变,较高的初速度只能缩短导弹加速到最大速度所用的时间;由于导弹的加速度很大,最多能缩短加速时间1~2秒而已。所以小鱼分析认为,在同一高度,超音速下发射导弹与在亚音速下发射相比,有效射程仅能提高1km左右。
    二、察敌
    两军对阵,首重察敌。及早发现来犯的F/A-22是消灭它的前提,先看看我们有哪些手段可探测到它。
    1、超视距雷达
    (网络综合资料)
    超视距雷达就是利用电磁波在电离层与地面之间的反射或电磁波在地球表面的绕射探测地平线以下目标的雷达,又称超地平线雷达。
    超视距雷达有两种基本类型:利用电离层对短波的反射效应使电波传播到远方的雷达,称为天波超视距雷达;利用长波、中波和短波在地球表面的绕射效应使电波沿曲线传播的雷达,称为地波超视距雷达。天波超视距雷达的作用距离为1000~4000公里。地波超视距雷达的作用距离较短,但它能监视天波超视距雷达不能覆盖的区域。
    超视距雷达工作在P波段(米波),工作波长为10~60米,飞机等隐身武器系统主要对抗频率为0.2~29GHz的厘米波雷达,对米波几乎没有作用。当雷达波束的波长接近于飞机的构件尺寸时,这些构件就像天线一样,开始吸收并反射无线电波。当雷达波长达到“天线”尺寸的两倍时,其效果更佳。隐身飞机的尺寸与超视距雷达的波长相近,因此很容易被这种雷达发现。同时,天波雷达的雷达波是经过电离层反射后从上方照射到飞行器上的,因此它是探测隐身武器的有力工具。国外试验表明,超视距雷达可以发现2800千米外、飞行高度150~7500米、雷达反射截面为0.1~0.3平方米的目标。采用了相控阵技术的超视距雷达,能在1500公里处探测到像B-2隐身轰炸机这样的目标。
    超视距雷达在使用上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只能获得目标的方位和距离信息,很难获得仰角信息;测量精度低、分辨率差;电波通道不稳定,干扰因素多,气候变化、北极光和太阳黑子直接影响天波超视距雷达的性能,甚至使它不能正常工作;在中波、短**段,频谱拥挤,带宽窄,互相干扰严重。此外,超视距雷达系统庞大,雷达站内还配建诸如电离层监测站和气象站等支援设施。为了提高超视距雷达的效能,需要进一步增强系统对环境的自适应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中国国防报》2001-01-17)美军已研制成功一种海军用的小型可机动战术超视距雷达,另一种舰载超视距反隐形雷达也在研制中。这两种雷达都在米波段工作。澳大利亚的“金达里”超视距雷达现已能探测到美国的隐形飞机。
    (哈军工网站)我国于1990年建成了我国第一个高频地波超视距雷达站,成功地探测和跟踪了超视距舰船和飞机目标,其技术指标达到了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于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现在,海军已决定将新体制雷达列入部队装备。
    863计划15年成就展:海洋环境监测高频地波雷达
    研制了两套作用距离 200km的中程高频地波雷达,可以监测海风场、浪高、流场等海表面动力要素及低速移动目标。雷达测流距离在白天超过 200 km,夜间也达到 150km。实现了角分辨率2.5※#176;的方位超分辨率扫描。小型相控阵天线一发八收和收发共用技术、用多重信号分类和最小方差两种算法实现雷达回波到达方向的超分辨率扫描技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我国公开展示过的JY-27全固态米波远程监视雷达
    测量精度150米,对目标的探测距离为330公里,可在10秒内处理128个目标,能够较为有效地探测隐身目标,并能抗反辐射导弹攻击(因为天线尺寸原因,目前现役的反辐射导弹导引头很难覆盖米**段)。有可kao性高、维护性好等特点。
    国产YLC-4远程警戒雷达(摘自厂家官方网站)
    YLC-4雷达是一部P波段全固态、全相参两坐标远程警戒雷达,主要担负远程警戒任务,可以综合四部其他雷达的情报,雷达终端数据容量大,其情报和状态可入网,实现遥控和遥测。当配有测高雷达时,能兼负引导任务,为空中交通管制提供目标数据。该雷达探测距离远,可kao性高,易于维修,是防空雷达网中的一部骨干雷达。
    主要特点:
    仰角上采用超余割平方波束,高、低空覆盖性能好
    采用全固态、全相参,脉冲压缩以及AMTI技术
    采用多种频率捷变技术, 低副瓣天线, 抗干扰性能好
    反杂波性能好
    可kao性高
    工作波段具有反隐身优势
    技术指标:
    工作频率:P band
    探测距离:(Pf=10^-6, σ=2平米)
    Rmax≥410公里 (Pd=0.5)
    Rmax≥380公里 (Pd=0.8)
    覆盖范围: 方位:0※#176;~360※#176; 仰角:0~25※#176;
    高度:≥30000米
    精度:距离≤300米方位≤0.5※#176;
    分辨力: 距离 ≤300方位 ≤2.8※#176;
    数据处理容量: 400批/10秒
    抗地杂波能力MTI改善因子: 42Db
    中国海军舰艇上普遍装备517型“八木天线阵”对空/对海远程预警雷达。该雷达工作在米波段,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在极其复杂的电子环境下工作,搜索距离为180公里(一说350公里),能探测隐身目标。
    综合以上的资料,可以断定,我军已装备超视距雷达和米波雷达,性能先进,能探测到300千米外的F/A-22,可提供远程预警。军舰上的米波雷达可将预警距离向外海大大延伸。我军十分重视防空雷达与C3I的联网。不足之处,一是分辨力太差(1※#176;的视角在300km距离上的宽度约5km),难以侦知敌机的数量、类型,只能预警,不能识别;二是不能侦知目标高度,难以引导精确制导武器攻击;三是效能可能受环境因素影响;四是系统庞大。
    2、大型相控阵雷达
    大型相控阵雷达的探测距离远,对隐身目标纵然打个折扣,仍有可观的探测能力。在海湾战争中,部署在沙特的法制“猎鹰”雷达曾多次发现20千米以外的F-117A,英国一艘导弹驱逐舰上的L波段T-1022型双向对空搜索雷达在80~100千米范围内也发现过F-117A。相控阵雷达的精度较高,能为防空导弹提供制导。
    我国在大型相控阵雷达方面颇有建树,部分陆基相控阵雷达出口中亚和东南亚。以下是两种公开展出过的中国陆基相控阵雷达资料:
    ◆LSS-1高机动低空战术雷达采用了相控阵天线,性能先进,对RCS=2平米的目标最大发现距离达到300公里,可kao性高,撤收架设时间短。
    ◆YLC-2机动式固态三坐标相控阵雷达用于引导和监视,采用主被动电子扫面天线阵列,数字化的信号处理系统,L波段,天线尺寸7※#215;9米,放大系数38dB,转动速度3-6rpm。对RCS=2平方米的目标探测距离为300公里;能发现低空飞行的目标,有良好的跟踪功能,性能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可同时跟踪100批目标,跟踪距离200公里,清晰度小于200米、水平角误差小于3.2※#176;,俯仰角误差小于2.5※#176;。峰值功率85kw,平均功率5.5kw。
    我国建造的防空驱逐舰装备了自行研制的平板式相控阵雷达,据称对一般战斗机的搜索距离达450千米以上。
    估计我国大型相控阵雷达对F/A-22的发现距离可达100~200km,但可能也存在远距离精度不够高的问题。
    3、多基地雷达
    这种雷达将发射机和接收机分置在两个站址或多个站址上,包括地面上、空中平台上和卫星上。因为隐形飞行器的隐形重点在于减小鼻锥方向左右45度范围内的雷达截面积,而飞行器上顶部的隐形措施则较少,因此,将探测系统安装在空中平台上或卫星上,进行俯视探测,可提高探测低空突防目标的能力。多基地雷达还可充分利用隐形飞行器散射雷达波信号的空间特征,接收隐形飞行器的侧向或前向散射雷达波信号,达到探测隐形飞行器的目的。理论和实践证明,当目标散射角大于130度时,目标的雷达反射截面积会明显增加。另外,多基地雷达系统还利用隐形目标偏转的雷达反射波束效应,使设在远离发射机的机动接收机接收到被目标偏转的雷达回波。
    没有找到关于我**用多基地雷达的报道,但在863计划15年成就展中介绍了一种海洋环境监测高频地波雷达:
    研制了两套作用距离200km的中程高频地波雷达,可以监测海风场、浪高、流场等海表面动力要素及低速移动目标。雷达测流距离在白天超过200km,夜间也达到150km。实现了角分辨率2.5※#176;的方位超分辨率扫描。小型相控阵天线一发八收和收发共用技术、用多重信号分类和最小方差两种算法实现雷达回波到达方向的超分辨率扫描技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已在浙江舟山群岛试运行一年,整体性能已达到国外同类雷达90年代后期先进水平,于2000年12月中旬,通过国家科技部专家组验收,成为863计划海洋领域的标志性成果。
    可见我国多基地雷达的研究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令人欣喜。(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2 19: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
超视距雷达的探测距离远,但无法测得目标的高度,如果运用多基地雷达技术,在卫星上布置雷达接收机和天线,综合卫星站与地面站测得的目标距离数据,就可算出目标的高度。只要精度在1km内,就足以引导主动雷达或红外末制导导弹攻击。
    地基雷达具有功率大、探测距离远的优势,发展多基地模式势在必行,难点是需要较大的防御纵深。在面向海洋的方向,可在海岛上,或舰船上布置雷达接收机。可将民船改装成接收基地,很多民船也装有雷达。由于接收机不辐射电磁波,接收基地不易被发现。孤悬外海的接收基地虽然难以得到防空保护,但还可以通过伪装、机动来与敌周旋,使敌防不胜防。
    4、预警机和机载相控阵雷达
    综合媒体消息,中国正在研制的预警机有两种,一种是运八背鳍式(俗称“平衡木”),类似瑞典“百眼巨人”预警机;另一种是伊尔-76大圆盘型,外界称“空警2000”。据分析这两种预警机都采用了有源相控阵雷达。
    瑞典“百眼巨人”预警机的性能指标:对空中目标的最大搜索距离达600公里,能同时跟踪300个目标;在6000米高度上,对大型空中目标的有效作用距离为450公里,对雷达反射截面积不足1平方米的低空小型目标的探测距离为300公里。但是,“百眼巨人”雷达对目标不测定其仰角或高度,属二坐标体制。
    估计“运八平衡木”的性能与“百眼巨人”相当,那么对F/A-22的探测距离不小于170km。估计“空警2000”应采用了三坐标相控阵雷达,性能更好。如此看来我军预警机能够在比较远的距离上精确探测到F/A-22的位置。
    通过研制预警机,我国已基本掌握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但是应用到战斗机上还有困难。专家介绍,目前还存在三大问题:(1)制造成本太高,是美国同类产品的5~8倍;(2)机载大功率直流电源没解决;(3)发热量大,冷却问题没解决。专家估计,我国要研制出APG-77级别的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可能要到2010年以后。笔者认为如能在2012年以前,即F/A-22全部按计划服役的时候,达到APG-77的水平就值得庆祝了。
    看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军战斗机都要依赖预警机引导才能对抗F/A-22,为此必须实现预警机与战斗机的战场信息共享,使战斗机能凭借预警机提供的目标数据为导弹提供中继制导。
    即便是预警机,在探测距离上对F/A-22也不占优势,至少目前是这样。在200km外,预警机可能发现不了F/A-22,但F/A-22肯定能发现预警机。好在未来5年内F/A-22都不会带远程空空导弹,无法从100km外攻击预警机。美国海军对远程空空导弹非常感兴趣,提出导弹射程至少要达到100海里,约185km,美国“雷神”公司正试图改进ERAAM+导弹(采用液体冲压火箭发动机的远程空空导弹,性能与欧洲的“流星”相近)以适应美国海军的要求。如果美军装备了远程空空导弹,那将对预警机构成很大的威胁。
    5、机载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IRST)
    上世纪八十年代,Su-27战斗机率先装备IRST,其对战斗机目标迎头最大探测距离40km,尾追最大探测距离100km。经过二十年的发展,IRST的性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据称,欧洲“台风”战斗机装备的IRST“能够在145km远的距离上探测到极其细微的温度差别”。F-22在发动机喷口附近采取了红外隐身措施,但是对机体蒙皮与大气摩擦产生的温度升高和热辐射没有很好的抑制办法。F/A-22如果超音速巡航,机首蒙皮温度必然较高,更容易被IRST发现。更妙的是,IRST完全工作在被动状态,F/A-22即使被IRST跟踪也不会察觉。IRST不能测距,较近距离可用激光测距机,远距离就只能估计了。好在引导空空导弹攻击不需要精确知道目标距离,只要估计目标在导弹的有效射程之内就够了。IRST的主要不足是受能见度的影响大。万米以上高空的能见度通常很好,非常适合IRST工作。如果F-22为隐身被迫进入中低空,它很可能失去超音速巡航能力(中低空的大气密度较大,因此飞行阻力较大),且容易遭对手居高临下攻击。因此,IRST实为追踪F/A-22的利器。
    IRST的另一大优点是目标分辨率大大优于雷达,可作为远距离敌我识别的手段,这对战斗机来说非常有用。
    IRST的体积较小(相对雷达来说),适合装在尾锥内,使战斗机拥有后视后射能力。
    本人尚未见到国产IRST的公开报道。已公开的国产“蓝天”前视红外吊舱的性能与国外同类产品的差距还很大,看来还需努力。如果我国战斗机能装上先进的IRST,探测距离比Su-27装备的IRST提高一倍,就有了与F-22对抗的本钱,预计在几年之内是有可能实现的。
    6、其它
    其它常提到的反隐身技术还有无源雷达、超宽带雷达、激光雷达等。估计无源雷达的作用距离较近,比较适合陆基防空,而超宽带雷达和激光雷达只见到原理介绍,不知实用性如何,因此这几种技术暂且不提。
    综上所述,我国在超视距雷达、大型相控阵雷达、多基地雷达方面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预警机即将或已经投入实用,在雷达信息联网、防空C4I系统方面也取得很大进展,完全有能力在较远距离发现F/A-22,及时部署反击。未来需要在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机载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等方面取得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要实现防空信息共享,相关作战单位必须能在同一坐标系内精确定位,因此我国建设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还应发展一些其它定位手段备用,以防卫星定位系统被干扰失灵。
    C、新式兵器
    我军现役战斗机即使经过改进,性能与F/A-22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必须有针对性地研制出一些新式兵器才能有效对付它。以下设想的几种新式兵器力求针对F/A-22的弱点或弥补我方的不足,并基于现有技术容易实现。
    1、老树新花――轰-6战术预警机
    轰-6重型轰炸机的个头比战斗机大得多,机头和机尾(拆掉尾炮)可容纳更大尺寸的雷达,机上也有足够的空间安装大功率电源。我国已研制成的机载相控阵雷达由于发热量大、大功率电源等问题还不能装在战斗机上,但可能可以装在轰-6上。
    设想可在轰-6的机头和机尾改装大型相控阵雷达,作为战术预警机伴随战斗机编队作战。预计轰-6战术预警机(以下简称“轰-6警”)的最大搜索距离可达300km以上,对F/A-22的搜索距离130km,跟踪距离90km,而且由于功率大,不怕对方的干扰。轰-6的亚音速飞行性能与战斗机比较接近,完全可以跟上战斗机编队。现役战斗机有了轰-6警的支援,通过数据链共享目标数据,就解决了发现和跟踪F/A-22难的问题,就有了战胜F/A-22的本钱。
    如果掌握了机载多基地雷达的技术,可将轰-6警的雷达作为发射机,战斗机雷达作为接收机,整体性能还将大大提高。
    轰-6警机翼下的挂架可以挂载中远程空空导弹,具备远距离空战能力。轰-6的载弹量大,若使用多联装挂架,带8~12枚空空导弹都没问题。如果敌机来攻击他,就叫他们有来无回。
    轰-6警可带多种干扰/欺骗设备,还可在关键部位增加装甲保护层。以它的个头,一两枚空空导弹很难对它造成致命损伤,因此它的生存能力估计会很强。
    轰-6改装为战术预警机是个多快好省的办法。大型预警机造价昂贵、数量有限,不适合执行战术任务。运8“平衡木”的飞行性能远不如轰-6,也难以伴随战斗机作战。
    2、鱼目混珠――空射诱饵导弹
    很多网友都想到了用诱饵导弹欺骗敌机,消耗敌机超视距发射的中远程空空导弹,从而破掉F/A-22的超视距优势。这个美国人也想到了,而且正在研制。
    《解放军报》2004年7月2日讯,美空军正在研制一种微型空射诱饵,这种诱饵长2.9米、直径0.2米、翼展1.5米、重90千克,外型类似一枚小型的巡航导弹,可从战斗机或轰炸机上发射,在敌防空雷达屏幕上显示的反射雷达信号与轰炸机或战斗机非常相似。这种诱饵采用涡轮喷气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0.93马赫、最大飞行高度约12.2千米,可在1万米高度飞行45分钟,或在900米高度飞行20分钟。战术设想是:战斗机和轰炸机跟随诱饵进入敌方领空,一旦敌雷达对诱饵进行探测,随后飞行的战机将发射反辐射导弹予以摧毁;或者大量密集发射这种诱饵,诱使敌防空系统大量发射防空导弹。这种诱饵计划2007年开始生产、2011年前向空军交付1500枚,预计单价为12.5万美元。
    设想我军可研制两种空射诱饵导弹,一种是短程廉价型,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重100kg(参考C701反舰导弹性能数据),最大飞行速度0.9马赫,最大飞行高度1.8万米,最大射程20~45km(随发射高度不同而变化),装简易惯导系统、单向数据链,有简单遥控功能;另一种是长程智能型,与美空军正在研制的空射诱饵相似,装捷联惯导系统、双向数据链,可远程遥控其航线。短程型与长程型高低搭配,既经济又可满足不同作战任务的需要。诱饵导弹上还可考虑装上雷达信号模拟机,能模拟我战斗机的雷达信号,欺骗对方的被动雷达探测器。
    雷达的分辨率不高,无法区分诱饵导弹和战斗机,如果在空战中大量使用诱饵导弹,敌人将无法进行超视距攻击。
    诱饵导弹的缺点是只能一次性使用,大量使用的成本较高,而且携带它需要占用战斗机有限的挂架。
    未来中远程空空导弹将采用分辨率高得多的红外成像+主被动雷达双模制导、毫米波成像雷达制导或激光雷达制导,将能够在较近距离分辨诱饵导弹和战斗机,到那时诱饵导弹的作用将大大降低。
    3、百变神鹰――多用途空射无人机
    据外电报道,我国已研制出航程达2000~3000千米的巡航导弹,在无人机方面亦成果颇丰,设想可在巡航导弹的基础上研制一种多用途智能无人机,其外型似巡航导弹,采用折叠弹翼、涡喷或涡扇发动机,可挂在机翼下从空中发射,自主着陆。最大航程2000~4000千米,最大飞行速度0.95马赫,最大飞行高度2万米,拿手绝招是能做过载20G的超级机动。机上装有自动驾驶系统、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双向数据链路、模块式设备舱等。一架歼轰-7可挂载4架这样的无人机,在空中发射出去后,4架无人机可组成编队按预定路线巡航,作为母机的歼轰-7可随时用无线数据链路指挥无人机改变巡航路线。该无人机完成任务后可自主返回基地,自主降落。
    此无人机可执行侦察、诱敌、惑敌等任务。执行惑敌任务时,机头装小型雷达,并采取增强雷达反射特征的措施,使敌雷达看上去就和战斗机一样。当无人机遭导弹攻击时,机载雷达能探测到从前半球射来的导弹,自动启动躲避程序,做出过载20G的超常规机动摆拖敌导弹(现役空空导弹只能有效攻击做12G机动的飞机),故生存能力极强。
    与空射诱饵相比,此无人机的特点是可重复使用、航程远、多用途、智能化程度高。
    4、以毒攻毒――空空拦截导弹
    军舰、主战坦克的主动防御技术发展迅速,战斗机为什么不发展主动防御手段?设想可基于成熟技术研制一种低成本空空拦截导弹,专用于拦截迎头射来的中远程空空导弹。
    空空拦截导弹采用无线电指令+半主动激光复合制导、多普勒近炸引信、定向抛射式战斗部,重约35kg,最大射程8km,最大飞行速度2马赫,最大过载20g。它对飞行性能的要求不高,突出的性能特点是反应时间短、有良好的离轴发射能力、体积小、重量轻、维护简单、成本低廉。为使战斗机能多带几枚拦截导弹,应采用折叠式弹翼,并设计一种有良好气动外形的多联装发射器,类似航空火箭发射器,发射器同时也是储存器,可简化后勤工作。
    使用空空拦截导弹的战斗机火控系统需配机载光电探测系统并实现传感器数据融合。光电探测系统应集红外成像、激光测距、激光指令传输、激光照射(用于半主动激光制导)、激光干扰(干扰红外制导导弹)于一体。
    空空拦截导弹的典型作战过程是:战斗机火控系统(综合了雷达、光电探测系统、全向雷达告警机的数据)发现来袭导弹后,计算来袭导弹的目标是否是本机,如果是,在适当距离发射拦截导弹(为缩短反应时间,采用“发射后再制导”模式),拦截导弹在无线电指令的引导下沿着战斗机与来袭导弹的连线迎头截击,光电系统用激光持续照射目标,拦截导弹捕捉到目标反射的激光后转为半主动激光制导,在适当距离上近炸引信引爆战斗部,向来袭导弹定向抛射大量预制破片,摧毁来袭导弹或使之失效。
    空空拦截导弹采用半主动激光制导的优点是成本低、技术成熟、制导精度高,缺点是不能发射后不管,不能同时拦截多个目标。可以充分利用战斗机火控系统同时引导攻击多个目标的能力,只在末段用激光引导提高精度,打完一个目标迅速转向另一个目标,这样也能大大提高对付多个目标的能力,毕竟敌方的导弹也不可能分秒不差地同时射来。
    拦截空空导弹是否很困难?理论上拦截中远程空空导弹应比拦截弹道导弹、反舰导弹更容易。中程空空导弹的体积较大,目前都没有采用雷达隐身设计,长距离高速飞行后弹体温度很高,雷达和IRST都能探测到它们。来袭空空导弹的目标是战斗机,且战斗机体积小,近似点目标,因此对被攻击的战斗机来说来袭空空导弹的飞行轨迹是比较容易预测的。特别是迎头射来的空空导弹,其飞行轨迹近似直线,拦截导弹只要对准来袭导弹,保持战斗机-拦截导弹-来袭导弹“三点一线”,目标就会自动送上门来。空空拦截导弹还可考虑采用倾斜喷口的火箭发动机(如红箭-9反坦克导弹),使发动机喷出的火焰从导弹前方也能看到,再采取增加RCS的措施,使它同时也是一枚诱饵弹,提高拦截成功率。据介绍“海红旗-7”近程舰空导弹(红外制导)拦截反舰导弹的成功率为70,空空拦截导弹的拦截概率70是应该能做到的,那么齐射2枚拦截一个目标的成功率就大于90。
    为什么以前没有出现空空拦截导弹?一是因为过去的空空导弹抗干扰能力较差,所以重点发展干扰技术。二是因为拦截空空导弹对战斗机火控系统和导弹的要求较高,同时攻击多个目标、光电探测、离轴发射等技术都是近10年才发展成熟的。目前先进战斗机已完全可以同时引导多枚导弹拦截一个或多个来袭目标。俄R-73空空导弹就宣称具有拦截空空导弹的能力,只是因未经过实战检验,尚未引起重视。估计未来近距格斗空空导弹都会具备拦截空空导弹的能力。
    发展空空导弹拦截技术有什么好处?其一,现代空空导弹的抗干扰能力已大大增强,采用多模制导的空空导弹(研制中)的抗干扰能力更强,在未来空战中干扰手段有失效的危险,发展空空导弹拦截技术很有必要。其二,使用干扰手段时战斗机往往还需要同时做大过载机动躲避来袭导弹,比较被动;使用拦截技术,战斗机可保持原来的飞行状态,可同时攻击敌机,能占据主动。
    空空拦截导弹可发展为多用途导弹,可用于攻击其它空中或地面目标,如巡航导弹、无人机、直升机、甚至战斗机。
    5、“神龙摆尾”――尾后拦截弹
    尾后拦截弹是一种无线电遥控的“灵巧”炸弹,专门用来拦截尾追攻击的导弹。它没有导引头,采用折叠弹翼和格栅翼控制姿态,体积只有普通空空导弹的几分之一。它的火箭发动机很小,仅用来保持飞行速度和高度数秒种。
    防追尾拦截弹的作战过程是:当战斗机发现有导弹追尾时,用后视雷达(或光电探测器)跟踪来袭导弹,适时抛出一枚拦截弹;拦截弹张开弹翼滑翔,经短暂延时(保证与战斗机有几百米的安全距离)后启动发动机跟在战斗机尾后;战斗机火控系统遥控拦截弹调整位置,使其保持在来袭导弹必经的航线上,由近炸引信引爆战斗部,摧毁来袭导弹。
    由于拦截弹同时也是一个诱饵,而且战斗机还可以通过调整自身姿态来调动来袭导弹,使其飞入拦截弹的杀伤范围,所以拦截的成功率很高。
    使用这种拦截弹,战斗机火控系统需作相应改进。
    尾后拦截弹能防各种导弹追尾,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可替代部分诱饵弹装在机尾,战斗机可携带多枚。不足之处是需要战斗机装有后视雷达(或光电探测器),轻型战斗机可能难以使用。
    6、倚天长剑――高空高速隐身无人战斗机
    由于F-22在各方面的技术都十分先进,如果跟随其发展思路,在技术上追赶它是十分困难的,应当首先在发展思路上超越它!从近期看,发展隐身无人机,用有人驾驶战斗机遥控无人机作战是相对易行的办法。
    无人机在隐身性能、飞行性能方面有先天优势,不难超过F-22。无人战斗机的研制难点主要是远距离数据传输的速率和及时性难以保证、应付复杂情况的人工智能水平低下等。如果将双座战斗机作为遥控平台,一名飞行员操纵本机,另一名飞行员遥控一架隐身无人机在本机附近200km内作战,作战方式也只限于侦察和发射导弹远程攻击(不用于近距格斗),则其技术难度不会比现有的由地面遥控的无人侦察机大多少。
    设想用成熟技术尽快研制一种高空高速隐身无人机,重点突出隐身性能和高空高速性能,关键技术指标是:前下方90※#176;扇面范围内RCS※lt;0.01平方米,能超音速巡航,最大马赫数3,实用升限2.5万米。
    基本技术数据:空重约4000kg(取歼-7PG的75),正常起飞重量8300kg,最大起飞重量9500kg,机内燃油≥3500kg,最大航程≥4000km。
    气动布局:小展弦比的三角翼,机背进气,翼身融合,外倾双垂尾,机腹呈平面,机腹下内置武器舱。
    发动机:一台“昆仑II”涡喷发动机,已知的技术数据是:不加力最大推力5500千克,加力最大推力7800千克,发动机干重1115kg,推重比7。由于气动外形比有人战斗机更适合高空高速飞行,不开加力就能飞2马赫以上(米格-25战斗机能飞2.8马赫,战斗推重比也只有0.85),这将大大提高它的超音速航程和攻击范围。有消息说,推力更大的“昆仑II”改进型已研制出来,实现矢量推力的改进型正在研制中。
    机载武器:内置武器舱可携带4枚中程空空导弹,机翼和机腹下可选装挂架,最大载弹量2000kg。
    航电系统:机头装一部无源相控阵雷达,天线直径600~800mm;机腹下装一部全向IRST,视界能遍及前后左右和下方;综合火控系统、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双向数据链、雷达告警接收机、诱饵对抗装置等当然是必不可少的。无源相控阵雷达可作为双基地雷达的接收机隐蔽搜索目标。为避免无线数据链暴lou自己,无人机与母机(遥控平台)的数据传输可选用激光通信或定向微波通信,后者可与雷达集成在一起。我军现役的歼轰-7A系列和苏-30系列都可改装成遥控平台,同时不影响原有的战斗性能。该机还配有自动驾驶系统,在无遥控的情况下也能自主返回基地。
    雷达隐身措施:为减少雷达天线的RCS,可在天线前加一个象活动凉篷式的可折叠自动开合天线罩,合上时能吸收和散射外界的雷达波,张开时不影响雷达工作。
    这种高空高速隐身无人战斗机(以下简称“高隐”)一旦上天,立刻能将我军战斗机由劣势扳往上风。“高隐”通常可超前战斗机100~200km充当探子,以被动方式(双基地雷达模式、IRST)搜索目标,F-22在50km外、E-3预警机在100km外都不能发现它;F-22向侧上方散射的雷达信号和红外线肯定大大超过前方,“高隐”很容易发现它,有可能在F-22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先敌攻击”。即使F-22发现了“高隐”,也基本上无可奈何:现役的AIM-120C最大作战高度只有2万米,能把高度2.5万米、最大马赫数3的“高隐”怎么样?就算换了更好的空空导弹又能怎么样?还是先保自己的命要紧!F-22遇到“高隐”时连逃跑都成问题,因为“高隐”至少比它快1马赫。也许,对付无人战斗机的最好的武器还是无人战斗机。
    美国早已开始隐身无人战斗机的研究,由于他们目前在空中有绝对优势,对它的需求还不迫切,把它定位在2020年以后。“安能倚天抽长剑”,我国应抓住机遇,痛下决心,象当年研制“两弹一星”那样投入,力争在作战无人机方面取得跨越式发展,从此打破美军的空中霸权。
    7、九天狂飙――弹道式远程地空导弹
    弹道式远程防空导弹是一种结合了弹道导弹与空空导弹特点的新型远程地空导弹,主要用来远程打击预警机、战略轰炸机、空中加油机等大型空中目标。它采用两级火箭发动机,结构上就象在中程空空导弹上加了一级大推力高燃速火箭发动机。它的作战飞行过程可分为三段:前段是弹道飞行段,导弹在第一级火箭发动机的推动下象弹道导弹那样射向高空(第一级火箭燃尽后自动与导弹分离),惯性制导,同时通过数据链接收最新目标数据;中段是中继飞行段,从导弹再入大气层开始,导弹根据最新目标数据和卫星定位数据调整飞行姿态,适时启动第二级火箭发动机,象中程空空导弹那样射向目标,在一定距离上导弹的导引头开始搜索目标;末段是主动寻的段,从导弹的导引头捕获目标开始,导弹自主射向目标直至命中。导引头采用红外成像+主被动雷达双模制导,抗干扰能力、搜索范围、探测隐身目标的能力都比现役空空导弹有很大提高。
    **诗词中云:“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借**的豪情,暂将这种弹道式远程地空导弹名为“狂飙”。
    参考地地战术导弹和中程空空导弹的数据,估计“狂飙”重4~6吨,最大飞行高度≥100千米,最大飞行速度6~8马赫,最大射程500~1000km,再入大气层后的有效射程150~200km。“狂飙”在中继制导段和末段。“狂飙”基本上可用现有技术研制出来。
    “狂飙”远程奔袭作战飞机这类高机动目标,会不会扑空呢?假设目标距离500km,目标的机动速度是900km/h,“狂飙”从升空到再入大气层用时不超过4分钟,这时目标才机动了60km,仍在“狂飙”的“不可逃逸区”内。
    “狂飙”突出的优点是攻击隐蔽性强。以打预警机为例,预警机的雷达主要探测在3万米以下飞行的飞机,机载雷达的仰角不大,所以上方存在很大的盲区。“狂飙”从预警机的探测距离外升空,在预警机的雷达盲区俯冲攻击,预警机以及为它护航的战斗机都难以发觉,故攻击的隐蔽性极强。
    “狂飙”能俯冲攻击的特性适合打隐身飞机,道理在远程空空导弹那段说过了。
    附2:电磁脉冲炸弹能打下F-22战斗机吗?
    电磁脉冲炸弹(微波炸弹)颇受军迷们关注。有的军迷认为对付F-22时只要把电磁脉冲炸弹祭出来,一切问题都解决了,真是这样吗?
    电磁脉冲炸弹分核电磁脉冲炸弹和常规电磁脉冲炸弹两种。核弹爆炸产生的电磁脉冲效应的杀伤力是勿庸置疑的,但常规电磁脉冲炸弹是否已经实用化、威力如何,到目前为止的相关报道常常彼此矛盾、大相径庭。有的报道说1990年美军在海湾战争中就首次在实战中使用了电磁脉冲炸弹,有的说是在科索沃战争中首次使用了电磁脉冲炸弹,到了2003年美国报纸又说美军“将在”对伊拉克空袭中首次使用电磁脉冲炸弹。有报道称,军事专家说电磁脉冲炸弹的原理和制造技术很简单,恐怖分子也能掌握,可是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听说哪里的恐怖分子用上了它。看来对常规电磁脉冲炸弹的报道大多还只是猜测。
    小鱼看到的比较专业的介绍文章是《新军事变革的产物――微波武器》(.chinamil.com.com/site1/jsslpdjs/2005-03/23/content_165847.htm),文中这几处数据颇有参考价值:
    1、“2003年3月26日,美军使用了一种它历时4年研制的高功率微波炸弹轰炸巴格达电视台,爆炸时产生的电磁微波能量为数十亿W,在瞬间切断了炸弹射程?的电源供应,使巴格达地区大面积12小时停电,雷达、电脑、电话、广播通讯陷入瘫痪,一些交通工具无法使用。”
    2、“当微波的功率密度为0.01μW~1μW/cm2时,可以干扰相应频段的雷达、通讯、导航设备的正常工作;0.01W~1W/cm2时,可使武器、通讯、预警、雷达系统设备中的电子元器件失效或烧毁;10W~100W/cm2时,微波辐射形成的瞬变电磁场,可使金属表面产生感应电流,通过天线、导线、电缆和各种开口或缝隙耦合到卫星、导弹、飞机、舰艇、坦克、装甲车辆等内部、破坏各种敏感元件,导致系统出现误码、记忆信息抹掉等。”
    3、“目前,美空军正在研制一种适合于装在改装的巡航导弹上的微波炸弹,它们在空中爆炸后,发射大量的微波脉冲,利用普通炸药产生具有高度方向性的电磁脉冲,射程1000英尺。”
    这篇文章所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小鱼无从判断,看其行文比较严谨,姑且认为可信度较高,从中可窥出常规微波炸弹的虚实。
    注意第3段,美空军“正在研制”的“高度方向性”的微波炸弹杀伤距离才“1000英尺”,也就是305米,是不是大跌眼镜啊~
    再用第1、2段的数据算一下微波炸弹的杀伤半径。“爆炸时产生的电磁微波能量为数十亿W”,就算50亿W吧;使电子元器件失效或烧毁需“0.01W~1W/cm2”,取中间值就是1000w/m2(注意换算成瓦/平米了);假定其微波辐射是非定向的,并且假定微波在传播过程中无衰减,按公式 球面积=4π※#215;半径的平方,可算出这枚微波炸弹的有效作用半径不过是631米!这还只能烧毁裸lou的电子元件,要破坏飞机内部的元件,功率密度必须达到“10W~100W/cm2”,比以上计算的取值还要高100~1000倍,算下来有效作用半径不到60米!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知,现阶段常规电磁脉冲弹打民用目标还可以,对军用目标的破坏效果非常有限,这应该是电磁脉冲弹很少用于实战的真正原因吧!
    如果有办法把炸弹送到离F-22不到600米的地方,那么现役空空导弹都能“锁定”F-22,还操什么心呢?可见指望用常规电磁脉冲炸弹打战斗机是“一场欢喜一场空”。(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2 19: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兵器篇“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有很大的局限性,是别无选择的选择;“打什么仗研制什么武器”是打赢的物质基础。我军现有的兵器对付F/A-22肯定力不从心,必须积极改进现有兵器,同时有针对性地发展新式兵器。
    看看我们打F/A-22时能祭出哪些法宝。
A、现役战斗机的改进
    我军现役战斗机应在以下方面大力改进:
1、机载雷达
    目前我军最先进的苏-27/歼-11战斗机装备的多脉冲多普勒雷达最大探测距离100km,换算成对F/A-22的发现距离不足43km,显然远远不够,必须尽快换装更先进的相控阵雷达。考虑到技术难度,可先换装无源相控阵雷达,按最低要求估计,对F/A-22的发现距离必须不小于70km,跟踪距离不小于50km,最大探测距离不小于165km。以上要求该不难达到,欧洲“台风”战斗机装备的ECR-90多普勒雷达的探测距离也达到了165km。比较理想的是换装有源相控阵雷达,短期内整体性能要达到AGP-77的水平很难,但在探测距离上超过它还是有可能的,即最大探测距离200km,对F/A-22的发现距离85km,跟踪距离60km。
F/A-22的电子干扰能力很强,为此我机载相控阵雷达应具备多基地工作模式,战时编队中由一架战斗机充当发射机,其它战斗机的雷达被动探测,即可免受干扰。多基地雷达还有精度高、提高反隐身能力等优点。
2、后视能力
    目前好象只有苏-35战斗机装有后视雷达,具有完全的后视后射能力。我军战斗机目前都不具备后视后射能力。既然前视远远比不上F/A-22,增加后视后射能力倒可能创造特殊优势(后文详述)。可选择增装后视雷达(重型战斗机)或后视IRST(轻型战斗机)。
3、综合火控系统
    改进后的综合火控系统应具备战场信息管理功能,能与预警机和友机共享数据;应实现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包括雷达、IRST、雷达告警机、侦察吊舱的数据,以及通过数据链共享的数据);能使用各种新式机载武器(后文详述)。
    远期应安装分布式IRST,实现“玻璃化”座舱(并非有平显和液晶显示器就是“玻璃化”座舱,它指的是配备了头盔显示器,当飞行员的视线被座舱遮挡时可在飞行员眼前显示传感器提供的同方向图象,感觉就象座舱“透明”了一样)。
4、隐身能力
    采用局部隐身技术,重点是对发动机进气口、座舱、机首雷达罩、外挂武器作隐身处理。估计改进后RCS能降到1平米左右,相应地雷达发现距离能比改进前下降40~50。局部隐身后敌预警机对我战斗机的发现距离将从400km以上剧减到200多千米,对我方行动十分有利。
    对发动机进气口的隐身最重要,因为据称F/A-22的雷达非合作目标识别(NCTR)识别能力,原理是通过分析喷气发动机调制回波(喷气发动机转动的叶片将对回波的相频特性产生调制作用)的特征识别目标,这对我方用诱饵导弹、无人机“示假隐真”(后文详述)十分不利。
5、发动机
    短期内有可能换装矢量推力发动机,二元俯仰轴矢量推力发动机和三维矢量推力发动机我国都在研制。我军战斗机换装矢量推力发动机后将大大提高敏捷性,格斗性能有望超过F/A-22。
    现役战斗机实现超音速巡航的难度很大,外挂武器增加了很大阻力。实现了意义也不大,除非能象米格-25那样超过2.5马赫,否则在速度上不会有明显优势。
6、装甲化
    我军现役战斗机除苏-30外都没有装甲,被击中后极易损毁,面对强敌有必要增强抗打击能力,因为既然难以避免被击中,被击中而不被击毁就很重要了。实战证明,机体装甲对飞机的保护作用明显。苏阿战争期间,有装甲保护的苏-25强击机(重量相当于轻型战斗机)表现出了较高的抗打击能力。曾有一架苏-25被巴基斯坦的F-16战斗机发射的AIM-9L导弹命中后仍然飞回了基地。
    增加装甲导致重量增加,对机动性有一定影响。苏-30MK的装甲保护层总重1480kg,空重比苏-27双座教练型增加1200kg;与苏-27SK型相比空重增加了11,最大过载降低5,最大速度降低15,最大爬升率降低24。估计苏-27/歼-11可安装600~800kg装甲,轻型战斗机可安装300~500kg装甲,重点突出对飞行员的保护。因增重损失的机动性可由换装推力更大的矢量推力发动机补回来。还可考虑去掉航炮以减轻重量。现代空战中航炮几乎用不上,需要航炮的时候可外挂航炮吊舱(后文详述)。
    加装座舱装甲虽然牺牲部分机动性,但提高了飞机和飞行员的生存能力,可增加飞行员的安全感,使飞行员敢于放手一搏,因此很有必要。
7、智能化
    未来战斗机都将采用数字电传操纵系统,由计算机控制战斗机飞行,飞行员只需要以下指令。设想可设计一套自动规避程序,当战斗机遭到导弹攻击时系统提示飞行员启动自动规避模式,计算机就能控制飞机自动做出一连串超常规机动规避导弹,使导弹的拖靶率和拖靶量大大增加;即使不能完全避开导弹,也能将战斗机防护最强的一面朝向导弹,使损伤降到最小。规避动作由计算机自动完成既可提高飞机的生存能力,又能降低飞行员的训练难度。
    智能化当然还表现在火控系统等其它方面。
    不同型号的战斗机各有特点,改进的时候应各有侧重。
★苏-30MK/MKK
苏-30MK/MKK是由苏-27改进而来的重型多任务战斗机,是我军目前综合性能最先进的战斗机,又是海军航空兵的主力装备,对付F/A-22自然当仁不让。
    苏-30MK/MKK改进的重点是雷达、火控系统和隐身能力。
    苏-30MK/MKK应优先换装相控阵雷达。它的机首容量大,能够容纳直径1米的大功率雷达天线,在提升雷达性能方面较轻型战斗机有先天优势。由于它是双座战斗机,非常适合担任编队指挥机,用数据链引导其它战斗机攻击。它还适合作为无人战斗机的空中遥控平台(后文详述)。
★苏-27/歼-11
苏-27/歼-11是我军目前唯一的一种重型制空战斗机,是我空军的绝对主力。
    苏-27/歼-11的火控雷达和航电系统已经落后,需要全面改进。对苏-27/歼-11的改进包括上文提到的全部7个方面。改进后的苏-27/歼-11将是我军性能最先进、最全面的制空战斗机,能胜任从远程攻击到近距格斗的所有空战任务。
★歼-7
歼-7系列战斗机是我国现役数量最多的战斗机,大部分该退役了。歼-7系列中较新的改进型――歼-7E和歼-7G的中低空机动性能接近第三代战斗机的水平,仍有一定的实战价值。
    歼-7系列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机头空间太小,无法安装较大的火控雷达;航程短,留空时间短;仅有5个外挂点,还要挂副油箱,能携带的武器太少;机体轻、小,改进余地不大。因此,对歼-7没必要做太多改进。
    对歼-7E/G的改进重点是航电系统,应加装数据链,具备信息共享能力,能在预警机或先进战斗机的引导下攻击。最好能增加一对外挂点。未来可换装推力更大的“昆仑II”发动机(原有发动机的寿命不长,反正是要换的),增大推重比,使其机动性能达到第三代战斗机的水平。还可加装分布式IRST、头盔显示器,实现“玻璃化”座舱,增强近距格斗能力。
    歼-7E/G在与强敌的战斗中主要起辅助作用,宜部署在前线机场,在地面雷达或预警机的引导下担任巡逻、警戒、驱逐等国土防空任务。在大编队作战中,歼-7E/G可贴身保护预警机,可挂空射诱饵实施佯动,可与主力战斗机配合适时投入近距空战。
★歼-8II
歼-8II是双发中型战斗机,据说其机头可容纳直径800毫米的雷达天线,武器系统方面的改进空间比歼-7大得多。目前我国第三代战斗机的数量远远不够,改进歼-8II是很有必要的。
    歼-8II的亚音速机动性较差,但在高空高速性能上有优势。歼-8II最大实用升限2万米,超过F/A-22和其它美军现役战斗机。从飞行包线图中可看出,歼-8II在1.7万米高度的速度范围很宽,从高亚音速直到2.2M,在1.9万米高度速度范围也还比较宽。小鱼估计,歼-8II若从高空下射导弹,导弹的有效射程能增加几千米,而对手上射导弹的有效射程将减少几千米,此长彼消,有一定战术价值。
    对歼-8II的改进应着重于提高其高空作战能力,重点是:雷达、IRST、火控系统、发动机、高空高速性能和隐身能力。
    据报道,2001年底或2002年初,歼-8Ⅱ最新的改型已经定型,换装了“自行研制的、全数字化综合火控系统”。新火控具有国际第三代战斗机水平,作战武器种类、武器投射方式、武器投放精度、机载传感器兼容性、可kao性、可维护性和系统操纵性都有飞跃性的发展。2004年珠海航展上,沈飞表示歼-8ⅡM已经改装国产某型号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最大搜索距离上视大于75km,下视大于45km,能同时探测跟踪10个目标。估计国内自用的雷达性能略高于上述水平,对付西方第三代战斗机差不多了,要打F/A-22还差得远。
    新歼-8Ⅱ很可能换装了“昆仑II”涡喷发动机。“昆仑II”单台加力推力7800千克,不开加力推力5500千克,推力比原来用的涡喷-13增加18,耗油率降低10,重量减轻约100kg。换装“昆仑II”发动机后,歼-8II的作战推重比可提高到1.05以上,达到第三代战斗机的水平,垂直机动性将有明显提升。
    新歼-8Ⅱ继续改进措施:
1、换装无源相控阵雷达。新雷达应具备多基地模式,能与友机或预警机组成多基地雷达系统,从而大大提升对隐身飞行器的探测能力。
2、加装前视IRST。可考虑将现有的23mm双管航炮去掉,改装一个前视IRST。歼-8II主要在高空作战,因此IRST装在机身下方比较合适。条件允许的话在机尾和机首上方再分别加装1个后视和前视分布式IRST以及相应的显示设备,即可具备全空域周视能力。
3、提高高空高速性能。通过使用新材料减轻重量、提高结构强度,通过改进气动外形减少阻力,争取在换装新发动机后高空高速性能有进一步提升。根据发动机推力的增加比例推算,实用升限提高到2.2万米、最大速度提高到2.4马赫是有可能的。
4、加大航程。歼-8II的航程太短,有可能的话应换装带结构油箱的新机翼,以不损失高空高速性能为前提。
    新歼-8II远期还可换装矢量推力发动机、数字电传操纵系统,大幅提高机动性。经过上述改进的歼-8II完全可视为三代半战斗机,可服役到2020年。
★歼-10
歼-10的传闻满天,但至今仍是“雾里看花”。目前仅能肯定它是一种单发、单座、多用途轻型战斗机,已少量装备部队。传闻中比较可信的是,歼-10的整体性能达到西方第三代战斗机中后期的水平,中低空机动性非常出色,载弹量大,航程远。歼-10可能采取了部分隐身措施。
    有传闻说,歼-10在模拟空战中5:0大胜苏-27,小鱼认为这是可能的。这并不意味着歼-10全面超过了苏-27。重型战斗机能够安装更大尺寸和更大功率的雷达,能带更多的电子对抗设备,改进潜力比轻型战斗机大得多。
    歼-10的问题是诞生得太晚,直面第四代战斗机可谓生不逢时。小鱼认为目前列装的歼-10只是过渡型号,其最终装备数量大致与苏-27系列相当。
    歼-10的改进重点是相控阵雷达、前视和后视IRST、矢量推力发动机、隐身。
    估计在5~8年内,我军对付F/A-22的主力战斗机仍然是不断改进的歼-8II、苏-27和歼-10。
B、空空导弹的改进
    中程空空导弹
    我军现役的先进中程空空导弹有R-77E(俄制)和PL-12/SD-10(SD-10是PL-12的出口型),均是主动雷达制导,性能与AIM-120C-5相近。PL-12的性能不详,网上传言,其动力射程100千米,最大有效射程大于70千米。考虑到自用型应该比出口型更强,此说法或许不假。已有专家证实,PL-12和SD-10的增程型正在研制中,PL-12增程型的射程将达150千米,SD-10增程型的射程也超过100千米。
    中程空空导弹的改进:
1、增大有效射程。由于F/A-22很可能采取发射了导弹就跑的战术,我方空空导弹的尾追有效射程必须达到45km以上(相当于现役导弹的3倍)才有可能追上它,这必须采用冲压火箭发动机才能做到。
2、加大导引头的搜索范围。现役中程空空导弹的主动雷达导引头对一般战斗机目标的最大搜索距离约15~20km,迎头攻击F/A-22时估计只有5~7km,如果不加大导引头的搜索范围,以F/A-22出色的超音速机动性很容易摆拖。双方距离越远,提供中继制导的雷达的探测误差就越大,导引头的搜索范围就必须越大。
3、隐身。F/A-22的雷达太强,空空导弹应当采取一些隐身措施,使我方攻击不易被发觉。
4、装双向数据链。随着射程增大,中程空空导弹应该装双向数据链,将前方的战场情况传给战斗机火控系统分析处理,可提高抗干扰能力,并且有助于判断杀伤效果。
5、发展毫米波成像制导和多模制导,提高抗干扰能力。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2 19: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远程空空导弹    据说中国正在研制射程超过200km的远程空空导弹,这并不让人意外,俄罗斯已在研制射程达400km的空空导弹,还有消息说中俄在合作研究供远程空空导弹使用的冲压发动机。
    空空导弹远程化并非只增加射程那么简单,更大的难题是如何远距离探测和识别目标,以及如何提高抗干扰能力和命中率。从发展趋势看,远程空空导弹将采用多模制导和双向数据链,从而大大提高导弹搜索/识别目标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远程空空导弹首选的打击目标是敌方的预警机,但这不是光kao射程远就能做到的。预警机肯定会与对方战斗机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并有大批战斗机护航。假设远程空空导弹的射程是200km,巡航速度高达4马赫,对预警机追尾的有效射程仍不足140km,要冲到离预警机140km内发射导弹并从容地进行中继制导,除非能先把为其护航的战斗机都打掉。导弹射程增大到300~400km又如何?在这么远的距离上谁来提供中继制导?中小型雷达的探测距离不够,远程地基雷达的分辨率恐怕无法区分预警机和战斗机,何况预警机还可以用诱饵玩“金蝉拖壳”。当然导弹可追踪预警机辐射的雷达波,但前提是不被发觉,否则预警机岂能不“闪”。所以远程空空导弹必须“隐身”。假设导弹对预警机的最大搜索距离是50km,那么导弹就最好能在距预警机50km外不被发现,以现代预警机的探测能力估算,它的RCS必须小于0.001平米!它还必须小心别在半路上就被在预警机前方护航的战斗机发现了。
    比较理想的远程空空导弹应能做到:隐身性能好;超高空、高超音速巡航(高度3万米以上,马赫数4~6);末段俯冲攻击,多模制导。隐身飞机机背上方的RCS比机头前方高1~2个数量级,远程空空导弹如能在超视距雷达或预警机的引导下从隐身飞机的上方高处以大于45※#176;的俯角边俯冲边搜索,导引头对隐身飞机的探测距离将大增,因此有可能发现并击落它。
    远程空空导弹必然成本很高,限制其作战效能的因素很多,费效比是否理想,目前还很难说。
    近程格斗空空导弹
    我军现役的近程格斗空空导弹有PL-8、PL-9、R-73(俄制)等,均为红外制导,有效射程8~20km。这些导弹目前是比较先进的,但是面对未来严酷的干扰措施,特别是对方采用激光定向红外干扰技术时,其作战效能堪忧。
    格斗空空导弹未来应作以下改进:
1、采用机械扫描红外成像制导或毫米波雷达制导。机械扫描红外成像与红外凝视成像制导相比不容易被激光致盲,以色列的“怪蛇4”(Python 4)和欧洲的IRIS-T采用了这种制导方式。毫米波雷达制导的反隐身和抗干扰能力都很强。如果抗干扰能力还不够,可采用红外成像与无线电指令复合制导,当导引头失灵时由战斗机火控系统测出导弹与目标的相对位置,通过无线电指令指挥导弹攻击。
2、采用脉冲火箭发动机,在不增加重量的前提下适当增大射程。因中程空空导弹射程加大,格斗空空导弹也应适当增大射程填补射程空隙。
3、具备后射能力。为此需要在导弹上加惯导。
    采用新技术后格斗空空导弹的单价将大幅上升。选购武器时应首先注重作战效能,其次是费效比,绝不能为省钱而牺牲作战效能。
    四、战法篇
    如前所述,我军在地面有超视距雷达、米波相控阵雷达、多基地雷达,海上有舰载大型相控阵雷达、米波雷达,空中有战略预警机、战术预警机,并且它们组成了庞大而又严密的防空指挥网,可以共享信息,F/A-22如果来范将很难避过我防空网的监视,于是我方就可采取以下种种战法对付它。
    战法一:“不攻”
兵法云:“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攻。”
以下战法通过制造特殊的战场形势,使敌机攻无可攻,不得不放弃原定的战术目的,不战而退,故名“不攻”。
★干扰屏障
    此战术安排数架歼轰-7电子战飞机跟随歼击机编队出击,在预警机或防空指挥系统的引导下拦阻来犯的F/A-22。当双方距离接近中程空空导弹最大有效射程时,歼轰-7相对敌机横向施放金属箔条,形成一条无源干扰带,同时施放有源干扰;歼击机则在干扰带后做横向“8”字机动,同时派2架歼击机在高处监视敌机动向。由于无源干扰带的遮蔽,F/A-22的雷达很难锁定干扰带后歼击机,若发射导弹攻击歼轰-7,歼轰-7可借干扰带的掩护轻易逃拖。这时F/A-22有三个选择:一是继续往前冲,二是绕个大圈从侧面攻击,三是掉头拖离,等干扰箔条消散后再战。如果F/A-22选择一,继续往前冲,很快将进入我方战斗机雷达的探测范围内,再无隐身性可言,我机掉转机头即可与F/A-22互射导弹,我歼击机在干扰背景的掩护下不难摆拖敌主动雷达制导导弹,这显然不是F/A-22愿意看到的。如果F/A-22选择二,将暴lou其侧面,其侧面的RCS值比正面高1个数量级,故极有可能被我歼击机雷达抓住,结果仍是互射导弹。由此看来F/A-22在此情况下急于求战是不明智的,它只有选择三。箔条干扰带一般可保持10分钟左右,消散了歼轰-7再放,使F/A-22始终无可乘之机。
    此战法不需要任何新技术,简单易行。
★干扰盾牌
    此战术派派多个4机编队在预警机或防空指挥系统的引导下迎击F/A-22,每个编队由2架歼-8II和2架Su-27/歼-11组成。每架歼-8II挂6个干扰火箭弹巢,每个火箭弹巢装有12枚箔条干扰火箭弹;每架Su-27/歼-11带4枚中程空空导弹、4枚诱饵导弹和2枚近程空空导弹。4机密集编队,歼-8II在前,飞行高度比F/A-22高出约2000米。双方距离接近中程空空导弹最大有效射程时,歼-8II每隔500米发射2枚干扰火箭弹,每枚干扰火箭弹在编队前下方产生一个直径约40m的箔条干扰云团,干扰云团象盾牌一样掩护着歼击机编队,使F/A-22的雷达很难锁定我歼击机。如果F/A-22不退,当歼-8II的干扰火箭弹差不多放完时,它已完全在我中程空空导弹的不可逃逸区内。Su-27/歼-11先放诱饵,然后放中程空空导弹,F/A-22的飞行员面对突然出现的众多目标必然手忙脚乱,空战结果当然是对他们不利。所以F/A-22遇到这种情况最好是立即掉头退走,我Su-27/歼-11徉追一段路,见好就收。如果我方只有一个编队,F/A-22编队还可以采取分散包围的战法,但由于我方有多个编队分多路突进击,互相掩护,故他们不得不退。F/A-22很可能会开超音速巡航撤退,企图与我机拉大距离后返身再战,遇这种情况我机一边放2枚诱饵导弹继续徉追,一边后撤一段距离,与后方接应的歼击机会合,重新编队准备再战。F/A-22见无机可乘,只好返航。
    此战法是从《海峡上空,那一条无形的中线》(作者:就值一文)中借鉴来的,特此说明。
★虚实相生
    我方大量使用诱饵无人机和诱饵导弹混杂在战斗机编队中,并且故意在敌机雷达探测范围内表演“分裂生殖”,敌人当然不愿意在此不利情况下与我决战。
“不攻”战法主要用在双方尚未撕破脸的时候,力争吓阻对方的行动,不战而屈人之兵。
    战法二:“用谋”
    “用兵之法,以谋为本。是以欲谋疏阵,先谋地利;欲谋胜敌,先谋固己。”
武器性能不足战术补,我军现役的二代机、三代机运用得当,是有可能打下F/A-22的,请看以下战术。
★分割包围
    知道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全歼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四师的战例吗?这可是我军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华东野战军在敌人的重兵集团中巧妙地实施分割包围,一举歼灭敌人的王牌主力,其指挥艺术出神入化。我战斗机在空战中是否也可以实施分割包围?
    战术设想:3个歼-8II四机编队在我预警机引导下从分3路向8架F/A-22平行进击,编队与编队间距30km,每个编队有2架各带2枚中程空空导弹和4枚诱饵导弹,另2架各带2枚中程空空导弹、2枚近程空空导弹和2枚诱饵导弹。敌8架F/A-22分头迎战,每个方向2架,另2架居中策应。歼-8II刚进入敌导弹最大有效射程就掉头分3个方向成90※#176;扇面分散逃跑,引诱敌机分散追击。歼-8II逃了一段路后,两边的两个歼-8II编队突然折回来,两边追击的F/A-22刚发射导弹,对面的歼-8II编队却只是虚晃一枪,留下一架歼-8II用4枚诱饵导弹和2枚中程空空导弹牵制对手,另外3架向中路的敌机扑去。由于中路的F/A-22一直往前冲,这时两边各3架歼-8II已到了它们的侧后,两边的3机编队再分别分出一架歼-8II牵制在后方策应的F/A-22,中路原本佯装逃跑的歼-8II编队一掉头,顿时对中路追击的2架F/A-22形成三面夹攻,这时就算它们有三头六臂,逃生的机会也微乎其微。
★“回马枪”
导弹追尾的射程远远小于迎头的射程,利用这个特点,在双方空空导弹射程相近的前提下,可采取以下战术:
    我歼击机引诱F/A-22追尾,由预警机提供敌机方位,待敌机进入我导弹的不可逃逸区(约40km),抢先发射导弹,中程空空导弹都有惯导,发射后即向后转迎头射向敌机。AIM-120C的追尾有效射程只有nilongdaom,因此这时敌机还不能发射导弹。待射出的导弹距敌机只有25~30km时,我歼击机猛地掉头,迅速用雷达锁定敌机,精确引导已射出的导弹攻击敌机。敌机等我机掉头后再射导弹已经晚了,因为我方导弹肯定先命中。
    设我机速度为900km/h,平均过载6g,则掉头需13.5秒,设我导弹和敌机相对速度平均为1500米/秒,我机掉头后导弹与敌机相距5~10km,只要我机能在预警机的引导下迅速锁定敌机,此战术是可行的。上述性能三代机在中低空都能做到,二代机可能差点。但是在高空,估计要有矢量推力发动机才能做到,因此必须尽早换装矢量推力发动机。
★“拖刀计”
我战斗机安装后视雷达或后视IRST后,不用预警机引导也能发现尾追的F/A-22,而且不必掉头即可引导后射导弹,上文的“回马枪”就可改为“拖刀计”――关羽的绝招。估计新型IRST对F/A-22的最大迎头探测距离可达40km以上,我战斗机可在敌导弹的最大尾追射程之外攻击它,形成我能打到敌,敌却打不到我的有利局面。
    以上所列举的只是小规模战斗中的谋略。大量使用无人机和诱饵导弹,可以在战役层面“用谋”,比如声东击西、诱敌深入等,我军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需要谨防过分放大谋略的作用。“用谋”总是受客观条件限制的,谋略不能替代技术,拥有更先进的武器才能在更大空间“用谋”。
    战法三:“兵诈”
兵家常说“兵不厌诈”,“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此战法名为“兵诈”,就是要以“诈兵”取胜。
★“诈兵”之一:“轰-6警”假扮预警机诱敌。
    轰-6战术预警机可扮作大型预警机,机翼下挂中远程空空导弹,引诱F/A-22来攻。对于这样的高价值目标,敌人当然不会放过。由于装有大功率雷达,“轰-6警”能够在敌中程空空导弹的有效射程外发现来袭的F/A-22,于是掉头佯装逃跑,引F/A-22追来。对方导弹的尾追射程总比不上我方导弹的迎头射程,待其进入我方导弹射程后,用机尾雷达锁定它,先敌发射中程空空导弹攻击。
★“诈兵”之二:诱饵导弹、无人机欺敌。
    歼轰-7带智能型诱饵导弹和空射无人机(假扮战斗机)伴随战斗机出击,首先指挥诱饵导弹、无人机迎敌,F/A-22难辨真假,按照“先敌攻击”的原则发射中程空空导弹超视距攻击。无人机凭超机动能躲过敌方的空空导弹,诱饵导弹则任其被击落,虚虚实实,迷惑敌人。如此反复数次,敌机的中远程空空导弹消耗得差不多了,我方战斗机和无人机再一起扑上去,敌机如果逃得慢了一点,就可能回不去了。运用此法可多方出击,使敌人顾此失彼;可反复袭扰敌人,使其疲惫不堪;可故意示弱,假装损失很大,造成敌人对我方实力的误判,予我可乘之机。
    战法四:“击奇”
    “所谓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营而离之,并而击之是也。”
★奇招1:海空双杀
    我军已研制出隐身导弹艇,设想可让隐身导弹艇改载防空导弹(中远程空空导弹的地空型),悄悄前出外海,在小岛或礁石附近隐蔽,伺机伏击敌方飞机。隐身导弹艇本来雷达反射面就很小,隐蔽待机时还可披上伪装网,混在海面杂波中敌人很难发现。战斗机将F-22引入隐身导弹艇的导弹射程内,隐身导弹艇用被动雷达(多基地雷达的接收机)探测目标,或从防空网络中获得目标数据,在敌机完全意想不到的时候突然予以致命一击。
    此战法对付预警机非常有效,因为预警机持续地发射雷达波,非常容易探测和精确定位。预警机是美军十分依赖的“神经中枢”,打下预警机,将严重削弱美军的空情掌握能力和整体作战效能,对一向依赖技术优势的美军有极大的震慑作用。
★奇招2:天落狂飙
    预警机发射的雷达波,至少可在500km外探测到,并能对它精确定位,用前面介绍的“狂飙”弹道式远程地空导弹打预警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焉能不胜?
    战法五:“速战”
    “速战”就是要速战速决,以消灭敌人为目的。
    我军战斗机经过改进,部分换装相控阵雷达,并大量配装空射无人机、诱饵导弹、拦截导弹后,在预警机或地面雷达网(多基地雷达)的引导下就初步具备了与F/A-22决战的能力。
★“速战”法一:高空突击
    改进后的新歼-8II编队先在1.6万米高度亚音速巡航,每架新歼-8II带2枚中程空空导弹和2枚诱饵导弹。预警机发现F/A-22后引导新歼-8II与敌机相向飞行,假设F/A-22的飞行高度是1.5万米(接近其实用升限),新歼-8II开加力加速到接近最大速度,然后跃升到约1.9万米(接近带弹时的实用升限)。由于我方在飞行高度上有明显优势,敌方的导弹有效射程缩短,我方的导弹有效射程增大,在双方空空导弹射程相当的情况下形势对我方有利。F/A-22若要攻击高高在上的新歼-8II,就必须kao近些发射导弹。待敌机一进入导弹的有效射程,新歼-8II就发射导弹攻击(由预警机提供目标数据)。
    接下来,如果预警机提供的目标数据足以提供中继制导,新歼-8II可马上掉头返航,敌方的导弹可能还来不及发射;如果预警机提供的目标数据不足以提供中继制导,新歼-8II可射出诱饵导弹欺骗敌导弹,然后继续爬升到2~2.2万米高度,用机载雷达、IRST跟踪目标,为导弹中继制导。无论敌机是继续前进(双方距离缩短)还是掉头逃跑(机尾的目标特征明显),都会被我机的雷达或IRST锁定。现役AIM-120C导弹的最大作战高度是2万米,所以对飞行高度超过2万米的新歼-8II基本不构成威胁。如果F/A-22掉头向下逃跑,新歼-8II避过敌导弹后再俯冲追踪,直到引导导弹抓住目标再返航。
    新歼8-II编队突击的时候,苏-27编队在下方跟进,随时接应。
    无论F/A-22从什么高度来,新歼-8II都在高度上压着它打。高度差越大,对方导弹的射程就越短。新歼-8II打完中程弹就走,近战交给苏-27和歼-10。
★“速战”法二:扮猪食老虎
    我方欲寻求决战时先隐蔽意图,秘密集中兵力,以“我专”对“敌分”,突然予以坚决打击。具体战术设想是:我方战斗机主攻编队采用双机密集编队方式,在敌机雷达上双机编队只有1个信号,从而隐蔽我真正实力;多个佯攻编队携诱饵导弹分散迎敌,造出我机数量不多且分散的假象,诱使敌机分兵应付。我方在主攻编队前10~20公里处放一个由长程诱饵导弹假扮的4机编队,任其被敌机击落,以骄其兵;紧随而来的主攻编队乘机开加力迅速逼近,并任由敌机先射导弹。假设敌机在双方相距50km时发射导弹,双方速度均为450米秒(约1.5M),导弹平均飞行速度900米/秒(约3M),则敌导弹30秒后可与我机相遇。我机在双方距离约33km时发射第一波导弹(此时敌导弹还差10秒路程),然后一边用诱饵导弹、拦截导弹解除敌导弹的威胁,一边继续突击。当敌机发现形势不妙时,双方距离已不足25km,这时敌机要掉头逃跑已来不及了,侥幸能避过我第一波导弹的也将在近战中被歼灭。
★“速战”法三:绝杀
    该“倚天长剑”――高空高速隐身无人战斗机出场了!战术很简单:发现敌机,接近敌机,发射导弹,消灭敌机!以隐身对隐身,以有心算无心,以高打低,以快制慢,灭“猛禽”就象猎火鸡。
“倚天”一出,谁与争锋?
    战法六:“战定”
    “非必取不出众,非全胜不交兵,缘是万举万当,一战而定。”
    “最好的防御是进攻”。隐身技术、远程精确打击技术等新军事技术的发展结果都是利攻不利守,摧毁敌基地、将敌机消灭在地面上无疑是最好的战术。我地地战术导弹、巡航导弹与航空兵配合,完全有能力摧毁敌空军基地。
    大致战术是:首先用侦察卫星、无人侦察机等手段查清敌基地的基本情况,选择攻击目标,然后精确计算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战斗机/轰炸机编队到达目标的时间,精心制定攻击计划,在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实施完第一轮打击后,紧接着由多达数百架的作战飞机编队扩大战果,彻底摧毁敌基地。我方作战飞机编队接近目标后大量发射诱饵,敌幸存的战斗机和防空部队根本无力阻挡我绝对优势兵力的攻击,被消灭是必然的。
    敌人当然也可能先攻击我方空军基地,但是我方有广阔的大陆,防御纵深极大,机场众多,敌人的攻击很难奏效;相反,敌人在我东部海洋方向只有有限的几个海岛可依托,十分容易被攻击,而且一旦失守就将难以为继。所以我方有绝对优势,可“一战而定”。
    注:上文中“不攻、用谋、兵诈、击奇、速战、战定”等战法名称都是从《大唐双龙传》(黄易先生著)中借用的。
    写到这里已用了两个月了,本打算继续写一点“未来空战特点和空战技术发展趋势”和“中国空军发展策略之我见”,看以后是否有时间、有精力吧
※lt;br点击察看图片链接:※lt;a href=bbs.china.com/military/html/board_818_post/49211/357642.html target=_blank作者:大海小鱼(chh315)  日期: 09-18 11:58※lt;/a※lt;br
【……第一百三十一章 如何战胜F/A-22的全面思考 逆龙道中文网文字更新最快……】@!!
本篇文章来源于 逆龙道中文网(www.nilongdao.com) 原文出处:http://www.nilongdao.com/book/14/14275/3657754.html
发表于 2012-10-12 20: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个好贴!篇幅很长只看了开头 ,F22挂载的空空导弹今后将使用120D空空导弹 120D空空导弹“尺寸更短”射程更远,弹道过载更强。总之综合性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依然领先世界上现役空空导弹。
发表于 2012-10-12 23: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来学习,有待实践中运用!{:soso_e130:}
发表于 2012-10-13 09: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顶一顶
发表于 2012-10-15 19:54: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靠。。能不能不要把27和歼11什么的相提并论。。建议楼主去搜一搜歼11仓内的影像,比27强的不是一星半点呀!!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5 20: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知道11比27强,这是我转帖的我研究不出这么深奥的帖子
发表于 2012-10-16 10:2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得好好研究研究,慢慢的看看。一时间还看不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最新通知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中国空军虚航组织(LKYFLY) ( 京ICP备10217415号 )

GMT+8, 2025-1-23 22:38 , Processed in 0.079354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