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飞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虚航!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一、知敌
**名言:“战略上要蔑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盲目轻敌不可取,想当然、不作科学分析、道听途说、甚至以讹传讹也不可取。要战胜F/A-22,首先必须重视它、研究它、了解它。
F/A-22的主要性能特点
有的军迷以为F/A-22就只有隐身、超音速巡航比较强,这样的认识是不全面的。事实上F/A-22的均衡性很好,在绝大多数方面都大大优于现役战斗机。下面简单介绍一下F/A-22的主要性能中与空战能力密切相关的几项。
1、飞跃性的机载雷达
F/A-22配装的APG-77多功能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AESA)的最大探测距离(本文中若未特别说明,都是指对RCS=3平米的目标)达200公里,可同时跟踪攻击30个空中目标,或16个地面目标。
在专家看来,F/A-22的主要技术特点中,唯有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是历史性突破,领先全球,日本、欧洲、俄罗斯在这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差距。与过去的机载雷达相比,有源相控阵雷达的优点很多,请参考有关文章,值得特别注意的有2点:
(1)APG-77采用了“低可截获概率”(LPI)技术,在锁定目标时使用猝发工作模式,可以在不同的频率点上把辐射能量分配到不同的空间位置上,通过控制辐射能量,避免雷达信号被对方截获或大幅度减小截获距离。因此F/A-22不像一般人认为的那样一开雷达就会暴lou自己,现役战斗机即使在被F/A-22的雷达锁定时仍未必能察觉!
(2)AESA的一个很有价值的特点是能够自适应控制发射和接收波束的形状,因此,可以实现一些特殊的功能和模式。宽的发射波束结合若干个笔状接收波束可有效地产生一种射频“凝视阵列”,在这种搜索模式下,战斗机以往用横向机动躲避多普勒雷达追踪的战术很可能失效!
美军正计划将所有现役战斗机都换装有源相控阵雷达,改进后的F-15/F-16/F-18作战效能大幅提升,比目前最新型的歼-10/歼-11先进得多,切不可大意轻敌!
2、超强的电子战能力
美国为F/A-22开发的综合电子战系统(INEWS)把以前多个分立的系统和设备综合成一个具有雷达威胁告警、导弹攻击告警、电子侦察、干扰释放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高度综合的系统,其覆盖频率远远超出了2到18吉赫的常规雷达频率范围,一直延伸到毫米波、红外和可见光,而且与航空电子系统综合,实现了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F/A-22装备的ALR-94雷达告警接收机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定位精度,探测距离超过460km。也许认为有ALR-94就足够了,索性连红外搜索跟踪系统(IRST)也不装了。
APG-77雷达本身具有收集对方雷达信号特征和施放有源干扰的功能。APG-77可以随时提供波束,用于在某个频率范围内进行大功率定向干扰,发射的干扰功率也比EA-6B“徘徊者”专用电子战飞机还要强!APG-77应用有源相控阵技术把电子情报、电子干扰、监视、通信等功能综合起来,因此F/A-22取消了第三代战斗机上普遍采用的专用电子干扰系统(ECM)。
F/A-22还可能装备激光定向红外对抗系统、新型光纤拖曳式雷达诱饵(ALE-50、ALE-55)和自主飞行的“微型空射诱饵”(MALD)。
3、良好的雷达隐身能力
F/A-22的雷达隐身能力有多强?对于它的正面RCS(雷达反射截面积)值,各种说法相差极大。有的说0.5平方米,有的说0.001平方米(比喻成“相当于乒乓球大小”),最多的说法是约0.1平方米,相当于常规战斗机的1/50~1/100。
笔者认为0.1平方米是最可信的。F/A-22的RCS理应比F-117A高,理由如下:(1)所有报道一致认为F/A-22主要kao结构隐身;(2)F/A-22是曲面外形,F-117A是多面体外形,前者的RCS肯定超过后者;(3)机载雷达天线无法隐身,F-117A干脆不装雷达,F/A-22的AESA雷达的RCS值虽然比传统雷达小很多,但“相当于乒乓球大小”是绝不可能的。
F/A-22的正面RCS值按0.1平方米估算,那么同等情况下常规雷达发现F/A-22的距离比发现RCS=3平米的目标缩短57。
4、超音速巡航能力
F/A-22能在发动机不开加力时以马赫数1.5超音速巡航30分钟。这一特性对于高速突防、快速通过敌防空区极为有效。同时,超音速巡航能力还有利于快速追击,利用速度优势提高截击能力,扩大导弹的攻击范围和增加攻击机会,并可缩短对方的攻击范围。
5、超机动能力
F/A-22的发动机喷口可在俯仰方向正负20度内转动,使飞机具有很好的低速大迎角性能并大大提高了机动性。F/A-22的最大迎角可达60度。Su-27虽然能做大迎角机动,但它在大迎角时不能精确控制机头指向,而F/A-22能迅速准确地改变机头指向,并能在空中任一位置发射空空导弹。F/A-22的爬升率、盘旋角速度、滚转角速度、加速特性、盘旋半径、爬升特性、盘旋角加速度和滚转角加速度等性能都优于F-15战斗机(缺具体数据)。
F/A-22的超音速机动性令人惊讶,在M1.7时稳定盘旋过载可达6.5G,超出上一代战斗机一倍左右。超音速巡航加出色的超音速机动性,使F/A-22在躲避导弹攻击方面处于最有利的地位。战斗机进行曲折机动常常会减少敌方导弹的有效射程,而超音速巡航曲折机动则可让F/A-22置于敌方导弹的射程之外,即使他们可以探测到F/A-22也无能为力。
6、强大的武器配置
F/A-22机身上设有一门口径20mm的内置式M61A2“火神”机炮,机身下设1个主武器舱,两个侧武器舱,机翼下可设4个武器挂点。
在隐身状态下,机腹主武器舱可带6枚AIM-120C中程空空导弹或2枚AIM-120C和2枚GBU-32“联合直接攻击炸弹”(JDAM),侧武器舱可带2枚AIM-9X近程格斗导弹。打开武器舱发射导弹的全过程只需1~3秒。
在非隐身状态下,每个机翼下武器挂点最大载荷2270kg,每个里侧挂点可挂2枚AIM-120C空空导弹和一个2270升的副油箱;每个外侧挂点可挂2枚AIM-120C空空导弹。可挂载的其它武器包括:BLU-109穿透弹、风修正武器投放器(WCMD)、AGM-88高速反辐射导弹、GBU-22激光制导炸弹和自主式攻击(LDCAAS)子弹药,2006年主武器舱将可挂载8枚(可能是12枚)精确制导的小直径高爆炸弹。
AIM-120C堪称目前最先进的中程空空导弹,导引头采用脉冲多普勒雷达,有主动搜索和被动追踪干扰源等多种制导模式,抗干扰能力很强,引信为多普勒智能引信,可以选择攻击目标的脆弱部位。最新的生产型号AIM-120C-7采用了新的商业处理器,改进了软件和雷达信号处理技术,增强了导弹的抗电子干扰能力。2003年进行的试验中几次都在干扰条件下直接命中目标。
中、美、俄现役中程空空导弹性能数据
弹长(m)弹径(m) 重量(kg) 制导体制 引信 战斗部动力装置最大马赫数
美AIM-120C-53.650.178 161.5指令+惯导+主动雷达 主动雷达20.5kg破片 固体火箭4
俄R-77E 3.600.200 175 指令+惯导+主动雷达 主动激光18kg环杆破片 固体火箭4
中SD-10 3.850.203 180 指令+惯导+主动雷达 (未知) (未知) 固体火箭4
(续上表)动力射程迎头有效射程尾追有效射程最大过载离轴发射角最大使用高度主动段最大距离(km)
(对RCS=5平米目标)
AIM-120C-5 90km54kmnilongdaom 40G +/-70度20km 16
R-77E90km54kmnilongdaom 40G +/-80度29km 20
SD-1070km42km(估计)12.5km(估计) 38G (未知) 25km 15 (估计)
AIM-120C性能先进,但有效射程并不大。据说实战中AIM-120C的作战距离从未超过35km。过去美战斗机的雷达性能较低、敌我识别技术不完善,限制了空空导弹的作战距离,在F/A-22上情况应好些。
AIM-120C-5只是F/A-22初期的标准武器,有消息说,新型的AIM-120P3IP3将在2005年投产,它将改用新型双脉冲火箭发动机,最大有效射程预计可增加到80千米;计划2010年左右投产的AIM-120P3IP4将使用新型胶化燃料或采用整体式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最大有效射程预计将增加到100千米。从目前的情况看,美国空军没有增大射程的迫切需要,但是如果美国空军需要,应该能在较短时间内装备新一代远程空空导弹。
7、目标信息共享能力
F/A-22采用了综合飞行数据链(IFDL),能实现16机编队作战,具体形式是16机分为4个4机菱形小编队(前、后各2个),每个小编队内部的4架飞机可通过IFDL完全共享目标信息,各小编队内有一架长机,4个小编队的长机之间通过IFDL交换目标信息。
8、其它特性
F/A-22的其它技术特性还包括配备了综合航空电子系统、传感器数据融合、先进的人机界面、高可kao性和高可维修性等。
需要说明,目前F/A-22已公开的性能基本上是设计指标或测试指标,未经过实战检验。实战中这些性能往往要打折扣。我们既要高度重视F/A-22的威胁,又不应过分神化它。
F/A-22的战术
F/A-22的空战战术思想,可以简单概括为“三先”:“先敌发现,先敌发射(导弹),先敌命中”。这也是西方目前流行的空战战术思想。
估计F/A-22在执行制空任务时,一般会在预警机的指挥下,在高空以超音速隐蔽接敌,超视距发射AIM-120C,完成中继制导后迅速拖离,尽量避免近距空战。估计F/A-22一般不会从中低空发起攻击,那样不能充分发挥它的隐身性和超音速巡航能力。由于机载雷达性能高,F/A-22编队出击时也可能没有预警机随行,这时会由编队中的部分F/A-22充当预警机,通过数据链指挥其它F/A-22隐蔽攻击。在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F/A-22也可能会利用地形低空突防,接近目标后再突然跃升,在敌方大部分防空武器射程外进行攻击。
数据链的应用使F/A-22在编队进行超视距空战时有很多战术可以选择,例如整个编队可以只有1~2架飞机打开雷达搜索目标,通过数据链引导其它飞机隐蔽接敌;前方的F/A-22发射AIM-120C后立即掉头拖离,由后方较远处的F/A-22为导弹提供中继制导;交替掩护,轮番进行超视距攻击;一架F/A-22跟踪目标,而其僚机则同时用雷达集中对同一目标进行干扰,从而使目标既不能反击,又难以截获或干扰跟踪他的雷达。这些战术将大大增加其对手的对抗难度。
F/A-22还可能与F-15/F-18等第三代战斗机协同作战,以第三代战斗机牵制对手,以F/A-22奇袭。F/A-22在非隐身状态下最多可携带14枚中程空空导弹(苏-27最多能带8枚),配合其超音速巡航能力,可反复进行多次超视距攻击,而对手则很难判断其真正身份和实力。
总的来说,F/A-22凭借其卓越性能,可创造出多种多样的全新战术。
F/A-22的优势:
平心而论,至少在未来几年内,F/A-22是1.5万米以下最优秀的战斗机,相对现役战斗机有明显优势。
首先,F/A-22拥有制信息权。F/A-22能在很远距离发现空战对手,同时不被对手发现,而且这种能力可能在很长时间内都很难被超越。所以F/A-22能够隐蔽地攻击对手,这种情况下对手的数量再多也无济于事。如果F/A-22装备了远程空空导弹,将延续和扩大这种优势。
其次,F/A-22拥有空战主动权。现役战斗机只要超音速飞行数分钟就很可能没有余油返回基地,而F/A-22能超音速巡航半小时以上,现役战斗机即使能发现它也很可能打不到它,即使有数量优势也围不住它。如果F/A-22采用“打了就跑”的战术,并以超音速巡航来回拉锯式地攻击,现役战斗机就会完全陷入被动挨打的困境。
打个比方说,现役战斗机遇上F/A-22就象步兵遇到骑兵,而且这个骑兵还有更好的视力和远程弓箭。
F/A-22的弱点:
1、远距离识别目标能力差。雷达的分辨率低,难以区分真假目标,这是所有雷达的通病。有源相控阵雷达虽然比以往的雷达先进,但在这方面难有根本改善。
2、空空导弹的射程有限。F/A-22的雷达探测距离超过200km,但是使用的主要空战武器――AIM-120C空空导弹的有效射程却不足55千米。受内置武器舱的尺寸限制,F/A-22可携带的空空导弹的长度不能超过4m,再提高射程也有限。空空导弹尾追攻击的有效射程很短,这是个可被利用的弱点。
3、高空高速性能不佳。F/A-22的实用升限仅15240m,最大马赫数2.1,这两项比F-15都有倒退。而歼-7/8以及Su-27/30的实用升限都在17000m以上。如果我方战斗机居高临下攻击,空空导弹的有效射程将有一定优势。
4、近距格斗能力有限。F/A-22为平衡隐身能力和气动性能,必然牺牲了部分机动性。F/A-22装备的二元俯仰轴推力矢量发动机对提高大迎角机动性有明显作用,但对提高水平机动性的作用有限。虽然美军宣称F/A-22的机动性优于F-15,但F-15的机动性在第三代战斗机中已属落后,不能说明F/A-22的机动性达到了多高的水平,估计未必能胜过改装矢量推力发动机的第三代战斗机。在近距格斗中,数量占优的一方拥有明显优势,以F/A-22高昂的成本和可怜的数量,投入到近距格斗中显然是很不明智的。
5、数量少、成本高。F/A-22目前的单价约1.3亿美元,美国空军估计,如果算上过去20年的研制费,每架飞机的成本将在2.563亿美元左右,而私营机构估计每架飞机的成本高达3.29亿美元。该机最初的计划是生产750架,因为成本高昂,采购数量被多次削减,目前美国国会只授权采购277架;美空军希望获得381架,而美国国防部则还在考虑是否削减到181架。高昂的成本和偏低的数量无疑会给它的战术应用带来很大限制。
综合以上分析,对付F/A-22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大力发展探测隐形飞行器的技术手段;
2、大力发展C3I系统,通过目标数据共享发挥合战优势;
3、发展各种欺骗手段;
4、充分利用我方战机的飞行高度优势;
5、营造特别的战场形势迫其近战;
6、提高我方战机的防御能力,降低对方的中程空空导弹的命中率,迫其近战;
7、打击其机场、基地;
8、发展在部分性能上超越它的新式武器,先部分超越,逐步实现全面超越。
附1:超音速巡航能显著增大导弹射程吗?
据报道,有专家说,F/A-22在高空超音速巡航状态发射AIM-120C导弹,射程可比在较低高度亚音速状态下发射的射程提高50以上。有些人错误理解这句话,以为是超音速巡航使导弹射程增大,其实起主要作用的是发射高度,超音速巡航起的作用很小。
导弹在高空的射程较远,主要是因为高空的空气密度小,因此飞行阻力较小,这和飞机在低空飞行的航程远远小于在中高空飞行的航程是一个道理。例如,从网络上查到(搜索“低空射程 高空射程”即可):俄罗斯R-33空空导弹(北约国家称之为AA-9)的低空射程为20km,高空射程为40~45千米。
高初速不能明显增加导弹射程吗?首先,高初速赋予导弹的动能相对导弹获得的总动能来说很小;假设载机在马赫数1.6时发射导弹,导弹获得的初始动能也只有马赫数4时的16,相对导弹发动机克服空气阻力做的总功来说就更少了。其次,当导弹发动机产生的推力与导弹受到的空气阻力相等时,导弹就不可能再加速了,所以无论导弹发射时的初速度是多少,最大飞行速度都不会变,较高的初速度只能缩短导弹加速到最大速度所用的时间;由于导弹的加速度很大,最多能缩短加速时间1~2秒而已。所以小鱼分析认为,在同一高度,超音速下发射导弹与在亚音速下发射相比,有效射程仅能提高1km左右。
二、察敌
两军对阵,首重察敌。及早发现来犯的F/A-22是消灭它的前提,先看看我们有哪些手段可探测到它。
1、超视距雷达
(网络综合资料)
超视距雷达就是利用电磁波在电离层与地面之间的反射或电磁波在地球表面的绕射探测地平线以下目标的雷达,又称超地平线雷达。
超视距雷达有两种基本类型:利用电离层对短波的反射效应使电波传播到远方的雷达,称为天波超视距雷达;利用长波、中波和短波在地球表面的绕射效应使电波沿曲线传播的雷达,称为地波超视距雷达。天波超视距雷达的作用距离为1000~4000公里。地波超视距雷达的作用距离较短,但它能监视天波超视距雷达不能覆盖的区域。
超视距雷达工作在P波段(米波),工作波长为10~60米,飞机等隐身武器系统主要对抗频率为0.2~29GHz的厘米波雷达,对米波几乎没有作用。当雷达波束的波长接近于飞机的构件尺寸时,这些构件就像天线一样,开始吸收并反射无线电波。当雷达波长达到“天线”尺寸的两倍时,其效果更佳。隐身飞机的尺寸与超视距雷达的波长相近,因此很容易被这种雷达发现。同时,天波雷达的雷达波是经过电离层反射后从上方照射到飞行器上的,因此它是探测隐身武器的有力工具。国外试验表明,超视距雷达可以发现2800千米外、飞行高度150~7500米、雷达反射截面为0.1~0.3平方米的目标。采用了相控阵技术的超视距雷达,能在1500公里处探测到像B-2隐身轰炸机这样的目标。
超视距雷达在使用上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只能获得目标的方位和距离信息,很难获得仰角信息;测量精度低、分辨率差;电波通道不稳定,干扰因素多,气候变化、北极光和太阳黑子直接影响天波超视距雷达的性能,甚至使它不能正常工作;在中波、短**段,频谱拥挤,带宽窄,互相干扰严重。此外,超视距雷达系统庞大,雷达站内还配建诸如电离层监测站和气象站等支援设施。为了提高超视距雷达的效能,需要进一步增强系统对环境的自适应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中国国防报》2001-01-17)美军已研制成功一种海军用的小型可机动战术超视距雷达,另一种舰载超视距反隐形雷达也在研制中。这两种雷达都在米波段工作。澳大利亚的“金达里”超视距雷达现已能探测到美国的隐形飞机。
(哈军工网站)我国于1990年建成了我国第一个高频地波超视距雷达站,成功地探测和跟踪了超视距舰船和飞机目标,其技术指标达到了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于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现在,海军已决定将新体制雷达列入部队装备。
863计划15年成就展:海洋环境监测高频地波雷达
研制了两套作用距离 200km的中程高频地波雷达,可以监测海风场、浪高、流场等海表面动力要素及低速移动目标。雷达测流距离在白天超过 200 km,夜间也达到 150km。实现了角分辨率2.5※#176;的方位超分辨率扫描。小型相控阵天线一发八收和收发共用技术、用多重信号分类和最小方差两种算法实现雷达回波到达方向的超分辨率扫描技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我国公开展示过的JY-27全固态米波远程监视雷达
测量精度150米,对目标的探测距离为330公里,可在10秒内处理128个目标,能够较为有效地探测隐身目标,并能抗反辐射导弹攻击(因为天线尺寸原因,目前现役的反辐射导弹导引头很难覆盖米**段)。有可kao性高、维护性好等特点。
国产YLC-4远程警戒雷达(摘自厂家官方网站)
YLC-4雷达是一部P波段全固态、全相参两坐标远程警戒雷达,主要担负远程警戒任务,可以综合四部其他雷达的情报,雷达终端数据容量大,其情报和状态可入网,实现遥控和遥测。当配有测高雷达时,能兼负引导任务,为空中交通管制提供目标数据。该雷达探测距离远,可kao性高,易于维修,是防空雷达网中的一部骨干雷达。
主要特点:
仰角上采用超余割平方波束,高、低空覆盖性能好
采用全固态、全相参,脉冲压缩以及AMTI技术
采用多种频率捷变技术, 低副瓣天线, 抗干扰性能好
反杂波性能好
可kao性高
工作波段具有反隐身优势
技术指标:
工作频率:P band
探测距离:(Pf=10^-6, σ=2平米)
Rmax≥410公里 (Pd=0.5)
Rmax≥380公里 (Pd=0.8)
覆盖范围: 方位:0※#176;~360※#176; 仰角:0~25※#176;
高度:≥30000米
精度:距离≤300米方位≤0.5※#176;
分辨力: 距离 ≤300方位 ≤2.8※#176;
数据处理容量: 400批/10秒
抗地杂波能力MTI改善因子: 42Db
中国海军舰艇上普遍装备517型“八木天线阵”对空/对海远程预警雷达。该雷达工作在米波段,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在极其复杂的电子环境下工作,搜索距离为180公里(一说350公里),能探测隐身目标。
综合以上的资料,可以断定,我军已装备超视距雷达和米波雷达,性能先进,能探测到300千米外的F/A-22,可提供远程预警。军舰上的米波雷达可将预警距离向外海大大延伸。我军十分重视防空雷达与C3I的联网。不足之处,一是分辨力太差(1※#176;的视角在300km距离上的宽度约5km),难以侦知敌机的数量、类型,只能预警,不能识别;二是不能侦知目标高度,难以引导精确制导武器攻击;三是效能可能受环境因素影响;四是系统庞大。
2、大型相控阵雷达
大型相控阵雷达的探测距离远,对隐身目标纵然打个折扣,仍有可观的探测能力。在海湾战争中,部署在沙特的法制“猎鹰”雷达曾多次发现20千米以外的F-117A,英国一艘导弹驱逐舰上的L波段T-1022型双向对空搜索雷达在80~100千米范围内也发现过F-117A。相控阵雷达的精度较高,能为防空导弹提供制导。
我国在大型相控阵雷达方面颇有建树,部分陆基相控阵雷达出口中亚和东南亚。以下是两种公开展出过的中国陆基相控阵雷达资料:
◆LSS-1高机动低空战术雷达采用了相控阵天线,性能先进,对RCS=2平米的目标最大发现距离达到300公里,可kao性高,撤收架设时间短。
◆YLC-2机动式固态三坐标相控阵雷达用于引导和监视,采用主被动电子扫面天线阵列,数字化的信号处理系统,L波段,天线尺寸7※#215;9米,放大系数38dB,转动速度3-6rpm。对RCS=2平方米的目标探测距离为300公里;能发现低空飞行的目标,有良好的跟踪功能,性能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可同时跟踪100批目标,跟踪距离200公里,清晰度小于200米、水平角误差小于3.2※#176;,俯仰角误差小于2.5※#176;。峰值功率85kw,平均功率5.5kw。
我国建造的防空驱逐舰装备了自行研制的平板式相控阵雷达,据称对一般战斗机的搜索距离达450千米以上。
估计我国大型相控阵雷达对F/A-22的发现距离可达100~200km,但可能也存在远距离精度不够高的问题。
3、多基地雷达
这种雷达将发射机和接收机分置在两个站址或多个站址上,包括地面上、空中平台上和卫星上。因为隐形飞行器的隐形重点在于减小鼻锥方向左右45度范围内的雷达截面积,而飞行器上顶部的隐形措施则较少,因此,将探测系统安装在空中平台上或卫星上,进行俯视探测,可提高探测低空突防目标的能力。多基地雷达还可充分利用隐形飞行器散射雷达波信号的空间特征,接收隐形飞行器的侧向或前向散射雷达波信号,达到探测隐形飞行器的目的。理论和实践证明,当目标散射角大于130度时,目标的雷达反射截面积会明显增加。另外,多基地雷达系统还利用隐形目标偏转的雷达反射波束效应,使设在远离发射机的机动接收机接收到被目标偏转的雷达回波。
没有找到关于我**用多基地雷达的报道,但在863计划15年成就展中介绍了一种海洋环境监测高频地波雷达:
研制了两套作用距离200km的中程高频地波雷达,可以监测海风场、浪高、流场等海表面动力要素及低速移动目标。雷达测流距离在白天超过200km,夜间也达到150km。实现了角分辨率2.5※#176;的方位超分辨率扫描。小型相控阵天线一发八收和收发共用技术、用多重信号分类和最小方差两种算法实现雷达回波到达方向的超分辨率扫描技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已在浙江舟山群岛试运行一年,整体性能已达到国外同类雷达90年代后期先进水平,于2000年12月中旬,通过国家科技部专家组验收,成为863计划海洋领域的标志性成果。
可见我国多基地雷达的研究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令人欣喜。(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