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虚航组织(LKYFLY)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702|回复: 10

[武器资讯] 巨型钻地弹:GBU28-“掩体粉碎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0 00:57: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飞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虚航!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曾造成伊拉克一千一百多平民死亡。
发表于 2012-6-20 12: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发个图呀,无图无真相·····
发表于 2012-6-21 07: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图都没有  让我凭空想象啊{:soso_e113:}
发表于 2012-6-21 09: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发个图啊
 楼主| 发表于 2012-6-21 13:51: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别着急,大家先就自己所知道的发表一下见解
 楼主| 发表于 2012-6-21 19: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军在2001年10月10日对阿富汗的轰炸中使用了一种极具破坏力的武器—GBU-28激光制导炸弹,该炸弹又被称为“掩体粉碎机”(Bunker Buster), 这是美军首次在阿富汗使用这种炸弹。据悉,美军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曾使用过这种炸弹。这次使用GBU-28激光制导炸弹是为了打击塔利班政权领导人的地下指挥和控制中心以及其他坚固的地下掩体。

  GBU-28激光制导侵彻炸弹是“宝石路”系列激光制导炸弹的一个新型号,是GBU-27的改进型,在1990年时开始研制该弹的可行性方案研究,实际生产则是在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前的几天时间内,为应战争之急需,最先制造了4颗,2颗用于试验,2颗由F-111F投放到位于巴格达北部数英里的阿里塔几空军基地的地下设施。使用结果证明,GBU-28可穿透30米厚的土地或6米厚的加固混凝土。
  海湾战争后GBU-28又生产了30颗,其中11颗用于试验,其余的仍在美国空军服役。
  1993年该型号炸弹进行了改进,进一步提高了侵彻性能。1994年改进了软件,同时安装了用于攻击地下坚固目标的“硬目标灵巧引信”。它采用B、C两种热寻的延迟引信,炸弹头接触地面后引信不爆炸而是钻地。当弹头遇到混凝土时,B引信引爆,炸开一个大洞继续往下钻;遇到钢板加固物质时,受地下掩体的热辐射,C引信爆炸,在钻透钢板后,钻入地下掩体爆炸。
  在海湾战争中,美军仅投掷了两枚GBU-28,它们都是用F-111Fs战斗轰炸机投掷的。其中有一枚精确地命中了目标,当时的录像资料记录了爆炸过程:炸弹命中了掩体,6秒钟后浓烟从掩体中冒出。 海湾战争后,军方又提出了新的修改要求。1997年GBU-28正式投入生产。 目前,美军为攻打阿富汗定制了125枚该种炸弹。
 楼主| 发表于 2012-6-21 19:53:39 | 显示全部楼层
炸弹由B-2轰炸机搭载,GPS制导。其威力可穿透60米的5000磅(35兆帕)钢筋混凝土,穿透8米的10,000磅(69兆帕)钢筋混凝土,穿透40米的中等硬岩石。就重量而言,“巨型钻地弹”堪称美军常规炸弹之王
 楼主| 发表于 2012-6-21 19: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1991年2月13日下午4点,巴格达阿里米亚防空洞被GBU-28击穿,在里面躲避战火的1100名伊拉克平民丧生。
  如果人死后有知,那么美国“炸弹之母”的设计师艾伯特·威莫茨肯定不愿意自己的“作品”在他死后两年被人拿出来跟俄罗斯的“炸弹之父”做对比,因为对于他来说,临死前所了解的阿里米亚数百平民冤死真相让他的良心受尽了折磨。
  “我诅咒他下地狱”
  “不要跟我提‘炸弹之母’这个字眼”,46岁的巴格达阿里米亚区居民穆罕默德·阿里愤怒地说:“尽管我现在天天都能听到爆炸声,尽管那个叫威莫茨的美国人两年前就已经死了,可我还是要诅咒他下地狱!”
  陪同美国记者的翻译哈里里介绍:正是威莫茨设计的炸弹在阿里米亚防空洞惨案中夺走了他的11位亲人,只有他一人幸免。
  1991年2月13日下午4点,阿里因为要买一家人的食物而离开巴格达阿里米亚防空洞。就在这时,威莫茨设计的那枚重达2270公斤的“掩体粉碎机”穿透几十米的地面和钢筋水泥墙体,将防空洞炸出一个大洞,火光伴着爆炸产生的巨大压力把人体撕成碎片甩到墙壁上。五分钟后,第二颗“掩体粉碎机”从炸开的大洞直接钻进防空洞内,剧烈的爆炸产生冲天大火,将烧焦的尸体在墙壁上形成人形图案。大火造成4500℃的高温,转眼间把没炸死的老人、孩子烧成灰烬。防空洞的自动灭火装置自行启动,喷出了高压水龙,大水和密封的高温交汇的烫开水将防空洞下一层受伤的人全部烫死。美国官方承认,防空洞中死亡人数超过1000人。阿里表示:“死多少人对我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失去每一个生命都是残酷的,因为每个人毕竟只能活一次。对于我本人来说,美国人威莫茨的炸弹夺走了我所有的亲人,让我失去了整个世界。”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楼主| 发表于 2012-6-21 19: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人死后有知,那么美国“BoB!!!之母”的设计师艾伯特·威莫茨肯定不愿意自己的“作品”在他死后两年被人拿出来跟俄罗斯的“BoB!!!之父”做对比,因为对于他来说,临死前所了解的阿米里亚数百平民冤死真相让他的良心受尽了折磨。


“我诅咒他下地狱”


“不要跟我提‘BoB!!!之母’这个字眼”,46岁的巴格达阿里米亚区居民穆罕默德·阿里愤怒地说:“尽管我现在天天都能听到爆炸声,尽管那个叫威莫茨的美国人两年前就已经死了,可我还是要诅咒他下地狱!”


陪同美国记者的翻译哈里里介绍:正是威莫茨设计的BoB!!!在阿里米亚防空洞惨案中夺走了他的11位亲人,只有他一人幸免。


1991年2月13日下午4点,阿里因为要买一家人的食物而离开巴格达阿米里亚防空洞。就在这时,威莫茨设计的那枚重达2270公斤的“掩体粉碎机”穿透几十米的地面和钢筋水泥墙体,将防空洞炸出一个大洞,火光伴着爆炸产生的巨大压力把人体撕成碎片甩到墙壁上。五分钟后,第二颗“掩体粉碎机”从炸开的大洞直接钻进防空洞内,剧烈的爆炸产生冲天大火,将烧焦的尸体在墙壁上形成人形图案。大火造成4500度的高温,转眼间把没炸死的老人、孩子烧成灰烬。防空洞的自动灭火装置自行启动,喷出了高压水龙,大水和密封的高温交汇的烫开水将防空洞下一层受伤的人全部烫死……


美国官方承认,威莫茨的两枚“掩体粉碎机”炸死了阿米里亚防空洞内的400平民,且属于“误炸”,而伊拉克go-vern-ment和14名阿米里亚防空洞的生还者表示,防空洞中死亡人数超过1000人。阿里表示:“死多少人对我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失去每一个生命都是残酷的,因为每个人毕竟只能活一次。对于我本人来说,美国人威莫茨的BoB!!!夺走了我所有的亲人,让我失去了整个世界。”


两起两落


阿里恶毒诅咒的威莫茨是美国波音公司“幻影工作室”的前首席BoB!!!设计师,其“代表作”便是海湾战争中一举成名的“掩体粉碎机”和伊拉克战争爆发前横空出世的“BoB!!!之母”。


威莫茨出生于美国阿拉斯加州小镇德富尼亚克·斯普林斯,在莫比尔城长大,毕业于密西西比州立大学的机械工程专业,1962年进入美国国防部工作,后成为波音公司武器设计专家。


“威莫茨是BoB!!!设计方面的天才,”前同事约翰·克里斯蒂回忆说:“我们进入国防部工作的那年,恰好越战爆发。随着战事的延长,前线指挥官不断向五角大楼报怨说,越南的热带丛林实在太密了,尽管美军全都配备的直升机,但经常是飞到指定目标上空后却找不到降落的空地,结果不得不盘旋寻找可降落的地方,这一方面很容易让原计划的突然性失去作用,另一方面是加大了越南人民军击落直升机的机会。因此,前线指挥官希望五角大楼能提供一种‘在最短时间内开劈林间空地,同时能解除地面越军威胁’的办法。”


“威莫茨和我们这些人是初生牛犊,不久就有了真空BoB!!!的越前设计。这种BoB!!!威力很大,爆炸时不但会震倒粉碎四周的障碍,并且还会短时间内吸光有效爆炸区内的空气,令所有的生物荡然无存。”


“真空BoB!!!送到越南战场后威力果然不同凡响。当突击队的直升机准备降落前,固定翼攻击机对准预计降落的区域一通轰炸,在10分钟时间里就能炸出一个简易直升机场,同时将可能潜伏在丛林里的越共游击队悉数消灭。”越战结束后,真空BoB!!!被部署到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的最前线,成为威慑苏军最具威力的常规武器之一。


这使得年青的威莫茨和他的同事登上了事业的第一个高峰:国防部授予他“文职优异服务勋章”,给他和他的同事们发奖金,同时有许多家军工巨头向他招手,波音公司便是其中之一。1982年,在国防部服务了二十年的威莫茨脱离军界,转入波音公司继续从事BoB!!!设计。波音公司给这个赫赫有名的BoB!!!设计专家以优厚的待遇:高达百万美元的年薪,免费赠送的豪华别墅,再加上丰厚的ammo容易提成,威莫茨迎来了事业的第二个顶峰。


就在威莫茨绞尽脑汁端出新BoB!!!设计的时候,美苏关系发生变化,东西方对峙趋于缓和。伴随而来的是大BoB!!!的吸引力减少。“幻影工作室”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研究员说:“从1985年开始到1989年四年间,‘幻影工作室’几乎没有拉到任何的订单,以至于波音公司高层都对是否继续给威莫茨高薪,是否解散‘幻影工作室’展开的秘密讨论……我们那时候人心惶惶,就连威莫茨也沉默了好多,以至于一次工作室聚会时他喝多酒感慨说:‘不会有用大BoB!!!的地方了!’”


威莫茨的儿子也证实说,在那段时间里,他的父亲改行设计手榴弹,并且自嘲说:“我这是用牛刀杀鸡呀!”


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让原本心灰意冷的威莫茨一下子就找到了重振的机会与激情。威莫茨的儿子说:“我爸设计GBU-28‘掩体粉碎机’时简直是创记录了,因为只28天时间就完成了设计到试爆的全部工作。我爸后来兴奋地告诉我说:‘真是高效率呀,我们其实是不到一个月时间搞设计,弄试验,然后再花一年的时间补图纸,真是创造了BoB!!!设计的纪录!’”尽管GBU-28在海湾战争中只使用了两枚,且炸的是阿米里亚,但其威力却让全世界都见证了,而且美军一口气购买了数百枚之多,从而给波音公司和威莫茨的团队赚回了巨额的回报。


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这之后到2001年之前,威莫茨居然成为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的美藉人员,多次前往伊拉克核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9·11袭击之后,美军发动的全球反KB战争把威莫茨设计的BoB!!!一次又一次地推到台前,使它成了“反恐明星弹”,比如说2001年,它就被投放到阿富汗东部的托拉博拉山区,以便能炸死拉登并让当地KB分子吓破胆。现关押在关塔那摩的“基地”嫌犯阿卜杜拉·贾纳尔描述“掩体粉碎机”爆炸的情景时说:“只见惊天动地的响声过后,我们一个隐藏有80个圣战兄弟的坑洞全部灰飞烟灭,而我们这些隐藏着三公里外山洞深处的人也觉得地动山摇,就象发生了强烈地震一样,确实让人感到害怕。”


2002年,海湾地区再度战云密布,美国空军研究试验室再向威莫茨下BoB!!!订单。新的大型BoB!!!设计很快出炉。对于新BoB!!!的名称,威莫茨拍板为“BoB!!!之母”。这个名字的来历,“幻影试验室”的工作人员透露说:“这得感谢萨达姆,因为1991年萨达姆侵略科威特时,他的行动代号是‘战争之母’。这是源于公元637年阿拉伯人打败了波斯人的卡迪斯亚之战。此后,萨达姆又有了‘撤退之母’、‘闪电之母’等等,美军也仿效地制造了‘海军战队队行动之母’、‘通报之母’……受此启发,加上BoB!!!又准备用来对付萨达姆,所以威莫茨就给自己的BoB!!!起名‘BoB!!!之母’。”


威力巨大的“BoB!!!之母”没有用于伊拉克战争,但它却发挥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作用:在战争爆发前8天,也就是2003年3月11日,美国军方和媒体超常高调宣扬“BoB!!!之母”成功试爆的消息:当天下午2点刚过,一架C-130飞机在伊各林空军基地西部试验场内投放了这枚巨大BoB!!!,随后从落点附近传来的雷鸣般巨响并形成了巨大蘑菇云!


威莫茨也出面接受媒体专访,大谈“BoB!!!之母”如何了得时称,这种武器在落地后先产生大量的可燃性烟雾,然后再将其点燃,通过这种猛烈爆炸摧毁目标,其主要用途将是破坏深藏地下的各类伊拉克军队指挥中心、掩体以及坦克集结地。更重要的是,这种BoB!!!将对敌人产生极大的心理震撼作用,迫使其“不战而降”、消极避战乃至望风而逃。


时任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迈尔斯宣称,美国将在“倒萨”战争中动用现有的各种最先进武器,其中可能包括多种刚刚结束试验的最新装备。


抹去这一生?


2003年4月,也就是在伊拉克战争刚爆发后不久,65岁的威莫茨意外宣布退休。这一决定颇让同事们感到意外:“事先他没有要退休的迹象,并且‘BoB!!!之母’也将其事业推上新高峰,所以没有理由这样激流勇退。”


退休后的威莫茨鲜在公众面前露面,直到2005年12月20日去世为止,他都没有出现在公众视野面前。威莫茨的儿子说,他父亲是在沃尔顿堡滩家中因脑癌病逝,终年67岁。美国空军和波音公司发表声明中称:“威莫茨不断地把武器交到士兵们手上,为我们的国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威莫茨的儿子却透露说,在他父亲去世前三个月,他终于看到了伊拉克参战士兵从巴格达带回的阿里米亚防空洞的实景照片以及萨达姆前政权的真实档案。事实证明,阿里米亚防空洞惨案死亡人数高达1100人,确实均是平民,且那里从来没有被当成为军事目标。而那些印有人形墙壁的照片让他父亲“感到震悚”,威莫茨的儿子形容说:“尽管那天的阳光很灿烂,我父亲看上去面如静水,但他的手明显在发抖,一言不发。从那之后,他总是不时地看那堆照片,这样的动作一直持续到去世。”


在临终前一个月,他突然要求波音公司“幻影工作室”和美国空军试验室从它们的网页中将他本人所有的资料全部删除,不留下任何的痕迹。威莫茨在提出这一要求时没有给出任何的解释。


“BoB!!!之母”成了波音公司的印钞机


尽管威莫茨已经去世两年了,但他当年主持设计的“掩体粉碎机”和“BoB!!!之母”却依然是波音公司的“印钞机”--2001年,美军为攻打阿富汗定制了125枚该种BoB!!!;2003年,美军为攻打伊拉克准备了300枚这样的BoB!!!(尽管战争中没有派上用场);2005年,美国国防部证实说,它向以色列出售的价值3000万美元的100枚“掩体粉碎机”,显然是用于应对伊朗的。波音公司并不掩饰“BoB!!!之母”为其带来了巨额利润:“‘幻影工作室’一直是我们公司最能赚钱的企业之一。”
 楼主| 发表于 2012-6-21 20: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1991年2月24日,GBU-28由F-111首次测试,图为命中目标及目标毁伤效果
    3天后的2月27日GBU-28在伊拉克登场,抢在2月28日的停火前经受了实战的考验。GBU-28钻地炸弹实现了穿透30米土层或是6米混凝土建筑的打击能力,这在当时是相当惊人的,因此获得了掩体破坏者(bunker Buster)的称号。
1303188668557_17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最新通知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中国空军虚航组织(LKYFLY) ( 京ICP备10217415号 )

GMT+8, 2024-6-18 00:43 , Processed in 0.081030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