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虚航组织(LKYFLY)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06|回复: 13

[图文资讯] 给大家介绍下~苏联的坦克杀手 苏-25 战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17 19: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飞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虚航!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1984年前苏联军队为了增加大规模摩托化常规地面战争的胜算,装备了亚音速单座强击机苏-25攻击机,北约代号“蛙足”。该机是前苏联苏霍伊设计局1968年研制,1975年2月首飞的亚音速单座近距支援攻击机,与美国的A-10相对应。

           苏—25强击机的主要特点是:能在靠近前线的简易机场上起降,执行近距战斗支援任务;反坦克能力强,机翼下可挂载“旋风”反坦克导弹,射程10千米,可击穿1000毫米厚的装甲;低空机动性能好,可在载弹情况下,在低空与武装直升机米—24协同,配合地面部队作战;防护力较强,座舱底部及周围有24毫米厚的钛合金防弹板。

          苏-25曾在阿富汗战争中大量使用。苏-25空重9.5砘,最大载弹量4.4砘,作战半径400~700公里,能在30~5000米高度遂行战斗任务。在车臣战争中“苏-25”及其各种改进型飞机都投入了实战。该机表现出火力强大、安全性能好等特点。



1295320331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6-17 19: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阿富汗和车臣、俄格战争中,苏-25都做为主力参加了战斗,凭借其强大的火力坚固的防护力有效的压制了对方火力,成为令人生畏的作战飞机,时至今日,俄罗斯空军还在对其进行改进,以期提高其作战能力。

众所周知,前苏联空军使用强击机的历史比较早,在二战之中,前苏联的IL-2强击机凭借其强大的火力和坚实的装甲给予德国装甲部队以沉重打击,不过由于其速度慢,生存能力低,需要在空中掩护下作战,因此二战后前苏联和美国都不约而同的放弃了强击机的研制,转而发展低空速度快、突防能力强的歼击轰炸机,前苏联甚至将强击航空兵这个大业取消,组建了歼击轰炸航空兵,不过实践中美苏都发现歼击轰炸机虽然有突防能力强,但其速度过快却衍生了飞行员难以发现地面小型,尤其是小型机动目标。同时为了低空突防,歼击轰炸机一般配备了比较完善的航空电子系统,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航电系统的可靠性较低,需要较强的后勤支援系统,因此很难布署在前沿机场,在执行近距空中支援这些时间性要求比较迫切的任务时就力不从心。并且在这些任务中,地形跟随雷达这些系统也没有多大用处。况且美苏空军也不愿意将这些价格昂贵的战机用于这样的作战任务,因此产生的结果就是美国空军在越南战争中不得不用老式的A-1螺旋桨攻击机来执行近距空中支援任务。但这种老式的低速攻击机根本不能在中欧这样的条件严酷的战场生存,所以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研制了A-10攻击机,而前苏联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相应了发展了苏-25强击机。

   苏-25和A-10一样都属于专门用于近距空中支援的强击机,其特点就是简单,坚固,推重比高、强调低空低速性能、载弹量大,能够在恶劣的条件下执行作战任务,特别两种飞机都采用了较强的防护装甲,苏-25飞行员的座椅包裹着一层大约1英寸厚的钛合金装甲,可以抵挡20毫米火炮的直接命中,同时苏-25采用了较厚的机翼,可以在低速时产生巨大的升力,配合坚固的机体,可以承受较大负荷的机动,如在阿富汗作战时,由于要攻击山谷中的目标,飞机在俯冲之后,只能在山缝中强行拉起,这对于飞机结构和强度来说是个严峻的考虑,苏-35采用了两台R-195涡喷发动机,最大推力给45千牛,由于具备较大的推重比,其可以在高温高原条件上重载起飞作战,大大提高其机动性能和运用的灵活性。由于要长期在条件简陋的野战机场进行布署,苏-25的航电系统相对简单,没有雷达等复杂的设备,苏-25的航电系统包括;机头内的KLEN-PS激光测距/目标照射系统与DISS-7 多普勒导航雷达、ASP-17射击瞄准具形成多普勒导航/激光测距攻击系统,电子战系统包括 SPO-15 电子支援/测量系统和 ASO-2V 干扰投放架(可以挂载 256 枚闪光弹)从整体来说其技术水平比西方的同类战机的水平要低,如 A-10 和美洲虎等战机都采用平显、惯导和激光测距仪组成的激光/惯导攻击/导航系统,其导航精度和攻击能力显然要强于 Su-25,Su-25 装备部队后不久就被派到阿富汗战场进行实战栓验。按照苏局的官方说法;Su-25 在阿富汗供执行了大约 6 万次攻击作战任务,平均每架飞机执行作战任务 2600 小时,战斗中有 23 架飞机被击落,实战表现相当出色,不过在作战中其也受到来自美国毒刺防空导弹的有力抗击,所以苏局对其进行了多次改进以提高战场的生存能力,包括操纵系统用钢杆替代原来的钢丝绳,在油箱中采用泡沫防火材料、发动机用钢板隔开等。

    针对苏-25在实战中暴露出来的航程较短和航电系统落后、缺乏全天候作战的缺点,苏局在上世纪80年代对苏-25进行改进,出于简化设计和降低成本考虑,苏局采取了直接在苏-25UB的机体上进行改进的方法,改进后的苏-25编号为苏-25T,T即油箱之意,其主要用油箱和新的航电系统放入原来的教员舱内,更大改进在于其采用全新的SUV-25T武器控制与导航系统,该系统可以与S AU一8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相交联,可以让飞机自动往复到水平飞行状态,在低空自动或引导飞行,进场时高于地面5 0 米的自动或引导着陆,自动恢复俯冲,躲避强阵风等。系统包括两个部分;综合导航系统和I-25“风暴”激光/电视目标指示系统组成,苏-25T的综合导航系统包括;惯性导航系统、多普勒导航雷达、A-723远程无线电导航系统和A-312仪表着陆系统,并且还可以整合A-737全球卫星定位接收机,导航系统可以在几乎不需要人工干涉的情况下把飞机导引到目标区,并且使目标跟踪系统自动对准目标,I-25风暴系统包括电视搜索/跟踪系统和激光测距/目标指示系统组成,其替代在苏-25机头里面的KLEN-PS系统,所以从外观来看苏-25T的机头明显要比苏-25要宽和长。I-25风暴系统具备宽角搜索和窄角跟踪模式,最大放大倍率为23倍,当靠近目标区的时候,系统处于搜索模式,如果屏幕上出现了目标,飞行员只需要按动操纵杆上的按钮就会将系统转入跟踪模式将其锁定,进行识别,有资料指其对坦克大小的目标可以提供8公里左右的搜索距离、直升机为6公里,建筑特为15公里,为提高该机在夜间作战能力,苏-25T还装备了水星式吊舱式微光夜视仪,在夜间晴朗及月光条件下可以发现3公里外的坦克和6公里外桥梁,搜索系统发现的信息均在座舱新增加了显示屏上进行显示。为了提高在现代化战场上的生存能力,苏局还为苏-25T安装了Irtysh综合电子对抗系统包括;Gardeniya主动电子干扰吊舱、SPO-15全向雷达告警系统、SPO-32雷达告警/电子支援系统,该系统不便可以提供雷达告警,还可以导引反辐射导弹执行防空压制任务,在SU-25T垂直尾翼下方还安装一个L-166主动红外干扰机,用于干扰红外制导防空导弹,干扰投放系统是可以192个投放架的UV-26系统。


     尽管苏-25T的作战能力比苏-25有明显的提高,但苏制攻击机夜战能力差的缺点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并且由于红外技术一直接是前苏联的软肋,其没有类似美国蓝盾那样的前视红外跟踪/激光指示吊舱,所以苏-25T只好采用增加机载雷达的办法来提高飞机的昼夜全天候作战能力,改进后的苏-25T被称为苏-25TM,曾经以苏-39的名义向外推销,其最大的特点是采用KOPYO-25脉冲多普勒雷达,该雷达以吊舱的形式安装在机腹下面,雷达天线直径500毫米具备多普勒锐化和合成孔径绘图等高分辨率模式,可以昼夜全天候条件下探测地面固定和活动目标,并且也赋予苏-25TM发射反射导弹的能力,但试验中发现其效果并不象预先想像的那样理想;机载雷达在对地面小型活动目标的探测能力仍旧不足,并且不象当时西方大量运用的光电吊舱可以对目标进行高精度的锁定和识别,另外由于安装在机腹,受机身遮挡的影响,其视界大受影响,特别是对空探测能力,所这个型号实际上没有发展下去。

     受俄罗斯前些年的经济形势的影响,苏-25系列改进在前苏联解体后这段时间处于停滞状态,苏-25不得不依靠早已经落后的航电系统参加车臣之战和俄格之战,虽然完成了自己的作战任务,但也付出了较大的代价,其中俄格战争这样的低强度的冲突就损失了3架,这不得不人对其在更加激烈的战争中的生存能力持怀疑态度。近年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俄罗斯空军也开始对苏-25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战机编号为苏-25SM,与苏-25相比其采用了PRNK-25SM导航/攻击系统,其采用了整合了卫星定位接收机的惯导系统,提高了战机导航的精度,降低了再次出动的准备时间,座舱采用了可以显示数字地图及攻击航线的的彩色多功能显示器及平显系统,提高自动化程度和飞行员的负担,不过新的系统没有采用I-25风暴系统,保留了KLEN-PS系统,仍旧可以导引空地精确制导武器,俄罗斯空军曾打算采用自行研制的SAPSON光电瞄准吊舱,该吊舱由前视红外跟踪系统、CCD摄像机、激光测距/目标指示器组成,对坦克大小的目标可以提供20公里左右的探测距离,可以在更远的距离上支持精确制导空地武器的投放,不过经过测试俄罗斯空军似乎对该吊舱并不满意,一度曾经打算进口法国的达摩克利斯吊舱,该吊舱采用第三代红器件,对坦克大小的目标可以提供50公里的探测距离,不过随着俄格战争后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变化,这个计划目前似乎被搁置。


   根据计划,俄罗斯空军希望能对大约80架苏-25强击机进行改进,主要工作由俄罗斯空军第121飞机修理厂完成,首架飞机2002年试飞,2006年首批6架飞机交付部队,目前大约20架飞机服役,此次来华参加军演的可能就是这个标准的飞机,有消息说俄罗斯希望改进后的苏-25SM能够服役到2020年以后,可以预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苏-25强击机会象勤奋的老马一样,继续飞翔在俄罗斯的天空上……


  
发表于 2012-6-17 20: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知识了
发表于 2012-6-18 16: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学习,虚心请教。瞧一瞧!
发表于 2012-6-21 10:3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提供这些知识,好好学习我
发表于 2012-6-21 10: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与A10对应,大国对峙。
发表于 2012-6-21 10: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知识了,可Lock on里苏25飞不来,操纵好难啊
 楼主| 发表于 2012-6-21 11: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LOCK ON的苏25T 我也开不好 气动太真实
发表于 2012-7-23 13: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说实话觉得SU25和A10一个最大差别就是机动性 很致命的一点
发表于 2012-8-30 11: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SU-25T操控实在难,与BMS中的F-16C相似。气动效果太真实,没有好的摇杆,没法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最新通知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中国空军虚航组织(LKYFLY) ( 京ICP备10217415号 )

GMT+8, 2025-5-10 19:50 , Processed in 0.087403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