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虚航组织(LKYFLY)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94|回复: 1

[图文资讯] 舰载战斗机的发展及趋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3 13: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飞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虚航!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1911年底到1912年初,即莱特兄弟首次成功的空中持续动力飞行之后仅8年左右,美国就成功地实现了飞机的舰上起飞和降落。1917年,英国用一艘巡洋舰改装成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舰,能搭载20架飞机,飞机可在甲板上起飞和降落,这标志着航空母舰—舰载飞机武器系统的诞生。
早期的航母舰载机多采用水上飞机,飞机依靠浮筒在水面起飞和降落,航空母舰只是一个运载飞机的平台,主要靠起重机将飞机吊上吊下,一般每艘航母可搭载410架水上飞机。19141225日,英国3艘航母上的7架水上飞机袭击了德国的飞艇基地,创造了世界上航母舰载机的第一个战例。
二次大战后,世界各国的舰载战斗机也与陆基战斗机一样进入了喷气机时代。半个多世纪以来,美、英、法、苏等主要航母国家先后分别发展了十余种喷气式舰载战斗机。美国在19551960年间将航母上的飞机分为防空战斗机、制空战斗机、全天候攻击机和轻型攻击机,另外还有部分辅助飞机。防空战斗机主要担负远程巡逻、伴随护航、远程警戒、拦截等航母防空圈外的任务,它们通常是双发的大型飞机,装备有完善的电子设备和拦截空空导弹;制空战斗机则是一些重量较轻、较为简易的单发战斗机,它们主要提供航母200千米半径圈内的制空权争夺,较为机动灵活、携带灵巧的近距导弹;全天候攻击机主要承担复杂气候下的远程攻击任务,有完善的导航和地形跟踪雷达,能发射各类导弹和炸弹,有完善和强大的电子自卫系统;轻型攻击机则较为简单,拥有基本的电子设备和系统,价格低廉、载弹量大,主要用于执行较为危险的近距支援和战场遮断任务,也可在全天候攻击机的编队指挥下执行部分远程攻击任务。
舰载战斗机的技术方向是对未来空战的战术思想、技术可行性、成本控制以及国家总体军事战略进行综合考虑的结果。因国情和技术能力的差异,各国航母舰载战斗机有如下几种发展途径:
(一) 研制舰载专用战斗机:美国是研制舰载专用战斗机的典型国家。就国情而言,早在一次大战时期就有了美国海军自己的费拉德尔菲亚飞机制造厂,使海军积累了丰富的设计、试验、建造和使用海军飞机和舰载飞机的经验;而且美国海军历来不愿意与美国空军用同一种飞机(甚至不愿意与空军用同一种航空煤油)。因此美国海军的航母舰载战斗机或攻击机都是专门设计的,如F-8F-14F/A-18A-4A-6A-7等。
(二)用陆基战斗机改舰载战斗机:如美国海军的舰载高级教练机T-45,就是用英国的“鹰”陆基教练/攻击机改的。俄罗斯的舰载战斗机米格-29K和苏-27K,也是用相应的陆基战斗机米格-29和苏-27改的。但是因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二代战斗机”时代,飞机的增升减速技术和增升减速装置尚不成熟,飞机发动机的功率又比较小,陆基高速飞机改舰载要付出很大的结构和重量代价。舰载机的增重来自三部分:首轮拖曳弹射4%5%、拦阻着舰占4%5%、舰上驻留(机翼折叠)占2%3%。因此普遍认为陆基改舰载还不如重新专门设计。
(三)同步发展陆基/舰载“一机两型”飞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后的“三四代战斗机”时代,飞机的增升减速技术和增升减速装置已经十分成熟,而且飞机的推重比也有了很大提高,陆基战斗机与舰载战斗机的通用性已经大大增加。以法国“阵风”和美国F-35为代表的新一代“一机多型”战斗机的发展,充分体现出同步发展陆基与舰载的优势,可使新机的研制既省钱又省时间!如法国同步发展的空军陆基战斗机“阵风”C与海军舰载战斗机“阵风”M就有80%以上的通用性;美国同步发展的空军陆基战斗机F-35A与海军舰载战斗机F-35C也有80%以上的通用性。
(四) 直接采购国外的舰载战斗机:印度、西班牙等国购自国外的航空母舰,就是直接采购并装备国外舰载战斗机的。这种发展途径看似简单、直接、省事,但不仅受制于人,还因为没有自主知识产权,进而影响舰载战斗机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航空技术的进步,拥有隐身、高机动、先进航电系统的第四代战斗机,逐渐成为21世纪海空军的主战力量,F-35CF/A-18E/F等按隐身要求研制的飞机已经成为现代航母的主流装备。
航母之所以成为航母打击群的核心、海战的主力和对地打击的重要力量,主要依赖于其特有的武器装备——舰载飞机。舰载战斗机是航母航空联队的主体。
20世纪70年代以来航母搭载的战斗机
在此期间,美国航母搭载的战斗机有约33吨的F-14“雄猫”和约20吨的F/A-18“大黄蜂”等。两者均为高空、高速飞机,升限达到15240米,均可携带多型空空、空舰导弹。F-14的最高时速达到2548千米,超过了2倍声速;该机采用可变后掠机翼解决高速和低速状况下对机翼构型和面积的不同需求,同时不必折叠机翼便可满足在舰上停放时占用较小空间的要求。该机性能优异,但由于维护维修费用过高,于2006年全部退出现役。1999年服役的约30吨的F/A-18E/F“超级大黄蜂”为F/A-18“大黄蜂”的改进型,作为美国海军21世纪新型舰载主战飞机F-35C研制成功前的过渡机型,逐步取代F-14F/A-18
前苏联至少从6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对垂直起落技术的探索,并从60年代末开始研制舰载垂直起落战斗机。1991年服役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搭载的有苏-33(原称苏-27K)舰载多用途战斗机,最大起飞重量约33吨、速度约马赫数2,具有高推重比、优良机动性能和强大的对空、对舰打击威力。米格-29K舰载机也在“库兹涅佐夫”舰上成功起降,但未在“库兹涅佐夫”舰上搭载使用。
-33是苏联以苏-27为基础,衍生出的舰载战斗机,主要针对在航母上起降的特殊性,提高了飞机的短距离起飞能力,同时加强机体和起落架的结构强度,使之能够承受拦阻降落时强大的应力,机身各部分作了防腐蚀处理。总体来说,苏-33的重量比苏-27增加了11%,但是它采用了更先进的四余度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性能大大优于苏-27S上的模拟式系统,飞机操控更加灵活,解决了苏-27存在的操作滞后现象,空战能力大幅提高。苏-33的雷达性能相对较弱,对空作战模式少,只有简单的对海作战模式。按当年苏联的设想,苏-33主要用作制空作战,反舰对地攻击任务由苏-25攻击机负责,所以并不强调它的攻击能力。
法国于1999年建成服役的“夏尔·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搭载新研制的性能先进的“阵风”M战斗机,最大起飞重量21.52吨,速度马赫数1.8,最大作战半径1350千米,1996年服役。
“阵风”采用带鸭翼的三角翼翼身融合体外形,30%~50%复合材料机结构,装备推重比为10的先进航空发动机,机载火控系统采用可同时跟踪和攻击多个空中目标的火控雷达,主要空战武器是可以大离轴角发射和发射后不管的先进空对空导弹。是比所有现役舰载战斗机更先进的新一代舰载战斗机。除执行为舰队护航和夺取海上制空权以外,也可携反舰和对陆攻击武器执行对舰和对陆攻击任务。
英国于20世纪80年代建成服役的3艘“无敌”级轻型航母搭载短距起飞、垂直着舰的“海鹞”战斗机。最大起飞重量11.88吨,速度马赫数1.25。该机也在印度、泰国的轻型航母上搭载使用。意大利、西班牙的轻型航母搭载的AV-8B“鹞”式飞机,系美国购买英国“鹞”式MK50战斗机后按本国需求改进而成,其技术特性与“海鹞”相当。
舰载战斗机的未来发展
舰载战斗机经历了螺旋桨、喷气式和垂直/短距起降飞机等多个发展阶段,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是:提高飞机的单机综合作战能力,实现隐身化、超声速飞行和短距起降能力,以及发展舰载无人驾驶战术飞机。
最具代表性的舰载战斗机是美国的JSF“联合攻击战斗机”(F-35),F-35的主要技术特征是:隐身性能和高机动性,较强的对地攻击能力,垂直起落和舰上起降能力。F-35核心设计的最佳点是战区打击、战场阻断和近距空中支援,隐身、内埋式武器和燃油,以及无外挂布局的巡航效率。其中舰载型(CV)代表了未来舰载战斗机的发展方向。
为满足飞机扩大作战半径,可直接从航空母舰起飞,飞往战区前沿参加空战或执行对地攻击作战需要,F-35飞机机体采用了加大机身、机翼空间的设计,满足了承载大燃油载荷能力,与空军的F-35A型比较,海军的F-35C型特别加大了机翼和尾翼的设计,从而大大提高了飞机航程和作战半径,以及低速着舰性能。另外,F-35C的机翼可折叠,起落架局部加强并配有着舰拦阻钩。该机内部可载燃油达6810千克。飞机的飞行距离是现役最先进舰载飞机的两倍。
F-35的另一特点是:隐身性能出色,其雷达截面积只有一个高尔夫球大小。武器系统采取内埋和外挂结合方式,机内武器舱可携带900千克的“联合攻击弹药”(JDAM)和2枚先进中程空空导弹。JDAM 是按波音公司标准的GBU31/32精确武器设计,精度范围在10米内。随着低成本、小型、高爆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F-35 的对地攻击能力将大大增强。
F-35执行任务的灵活性还表现在:在高危险环境下,可以以隐身状态出战,即利用机内武器,有效通过敌防区,遂行纵深作战;面对低威胁时,F-35可以以非隐身状态出战,既通过外挂大量武器对敌目标实施有效打击,并可通过机载数据链系统与其他作战平台实施协同或联合作战。
F-35电子战系统的体系结构和技术主要基于美空军F/A-22“猛禽”多用途战斗机的电子战系统,但其成本和重量将只是F/A-22“猛禽”电子战系统的一半。
F/A-22一样,F-35电子战系统的核心是内嵌式的低可探测性雷达孔径,以减小雷达截面积,增强隐身能力。F-22是在4个低可探测性的孔径上内嵌156个天线阵列,估计F-35也将采用类似布局。
此外,F-35的电子战系统将完全集成到飞机的总体结构中,并将遍布整个飞机。和F-22一样,该战斗机将具有精确定向能力,使用相关干涉仪对来自空中和地面的威胁雷达进行定位。
F-35的最大飞行速度为马赫数1.6,飞机的机动性和敏捷性都优于现役的F-16F/A-18C,作战半径可大于1100千米。美国军方打算用F-35取代空军的F-16A-10及海军的F/A-18AV-8B。英国军方也打算用F-35替换其“鹞”式战斗机。
舰载战斗机作为航母战斗群的主要防卫和打击力量,主要执行舰队防空、控制海面、摧毁敌方防空系统、对敌方纵深目标实施有效攻击等多种任务,多用途的舰载战斗机普遍列装已经成为发展趋势。
发表于 2012-8-3 16: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f-35现阶段还有一些问题,不过技术问题随着时间会慢慢解决。周边国家有很大可能进口f-35。毫不夸张的说,未来5年.f35会成为解放军的主要作战目标之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最新通知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中国空军虚航组织(LKYFLY) ( 京ICP备10217415号 )

GMT+8, 2025-5-12 14:57 , Processed in 0.073855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