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虚航组织(LKYFLY)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89|回复: 5

[武器资讯] su27空战艺术----空中格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20 23: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飞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虚航!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从第三代战斗机的设计来看,一方面机载雷达性能有限,另一方面中距导弹也难以满足超视距空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超视距空战很有可能是"弹弹落空",随之无可避免地要进入近距空战阶段。
    近距格斗一般来说有两种形态:头对头和头对尾。头对头就是双方均朝对方拉机头,这时转弯半径小或转弯速率高的战斗机就可以切进对手的内圈,先于对手射击。但这时双方的相对速度非常高,角度也非常大,尽管切进了内圈也不一定有开火的机会,因为近距空空导弹全向攻击能力有限,而且还有最小发射距离的限制,所以双方还要继续转弯以积累一定的角度和距离才能开火。头对尾则是双方交汇时,双方都朝反方向拉机头并暂时失去目标,当转弯角度超过180度的时候,转弯率高的战斗机就能够抢先发现对手实施攻击,而且此时双方的距离已经拉开,最小发射距离的限制也就不存在了。苏-27装备的R-73近距空空导弹,装有推力矢量装置,理论上在导弹脱离机翼后,就能够转向目标,不存在"最小发射距离"的限制。因此苏-27更倾向于使用头对头的战斗形态,并发展成为"飞掠目标攻击"战术。如下图所示,双方在交汇后,苏-27以时速800公里进入7G过载的转弯,利用转弯半径小的优势,在双方第二次交汇前,苏-27可以借头盔瞄准具抢先发起攻击。如果导弹在敌机发射红外干扰弹后攻击未果,那么苏-27就要向反方向转弯,切入敌机内圈进行攻击。当然,苏-27也可以采用"头对尾"的攻击方式,因为苏-27转弯率高的优势仍然使其有首先开火的机会。但是这种战术就无从发挥R-73导弹大离轴角的攻击能力。当然,苏-27在战斗中并非总能占据先机,特别是面对F-16这样的轻型战斗机。苏-27要尽早在第二次交汇时利用导弹优势击落对手,而不能与后者陷入持续地缠斗。因为F-16具有不改变航向就控制机头转向的能力,一旦占据优势发射导弹,就轮到苏-27躲闪导弹了。除了抛掷红外干扰弹以外,苏-27还要进行一系列的战术躲闪动作:如果导弹在5公里外发射,苏-27就要以半筒滚动作将飞机与导弹的夹角拉大到90度,再以最大的G值垂直转弯,使苏-27与敌方导弹的相对角速度最大,让红外导引头失去目标;如果导弹在5公里内发射,那么苏-27就要在2-3秒内拉出高G的筒滚动作,使转弯动作达到60度/秒,让红外导引头失去目标。至于那些使苏-27闻名的过失速机动,反而不是特别的有效。因为这类动作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保持速度,在完成过失速机动动作后,苏-27要么向下俯冲,要么打开发动机加力,恢复速度。这就使敌机可以容易判断苏-27的后续动作,红外导弹也更容易捕捉开加力的发动机。过失速机动在一对一的战斗中可能会甩掉后面的敌机,但是在实战中往往是多机对战,实施"过失速机动"会陷入相当危险的境地。(世界军事/郝文诤)
发表于 2008-10-21 20: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11-13 19:2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要多发.
发表于 2008-11-17 18: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08-11-24 18: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呀!!!这个还是很复杂,我要继续研究!!!
发表于 2009-5-8 17: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游戏中关掉padlock, su27的近战性能是不及F15的。现实中的情况要等它们真的打起来时才可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最新通知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中国空军虚航组织(LKYFLY) ( 京ICP备10217415号 )

GMT+8, 2024-6-18 03:13 , Processed in 0.071401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